跳到主要內容

農曆新年航運指數例跌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03日 06:35
2012年02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在本周跌至662點,觸及25年來的低位,較去年10月暴跌了超過六成,令人擔心全球經濟是否出了問題。不過,近年該指數大起大落,2009及2010年均曾出現暴瀉,但經濟亦沒有出現收縮,根據近年經驗,每當農曆新年前,指數便會大跌,過完年便告回升,投資者毋須為此過分擔心。


歲晚「趕收爐」 中國貨運量大跌

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一直被視為航運業的經濟指標,反映主要航線的即期運費(Spot Rate)的升跌,指數愈高,即運費上升,亦代表貨運量增加,顯示經濟向好。翻查過往數年BDI指數在農曆新年前後的表現,便可以發現在2010及2011年,均在農曆新年(年初一)前的45天開始下跌,然後在農曆新年保持平穩,然後就會慢慢回升(見圖)。


分析指出,BDI指數的「農曆新年效應」愈來愈明顯,很大程度是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在海運市場的角色日趨重要。數字顯示,全球目前有19%的大宗海運貨物運往中國,所以中國的工廠及碼頭在歲晚「趕收爐」的情况下,農曆新年前貨運量大跌,拖低即期運費亦屬意料之內。


由於BDI指數一直被視為經濟領先指標,故指數的走勢受投資者重視,但近年BDI指數的波動情况嚴重,在2009年的夏天,BDI指數曾一度跌63%,但全球經濟繼續回暖,在2010年亦曾出現「狼來了」的情况,一度由3000點跌至1000點的邊緣,但全球經濟亦沒有明顯的異樣,所以BDI指數現時已不太能夠預視全球的經濟前景。


BDI指數跌幅擴大 原於「船太多」

不過,今年BDI指數的跌幅的確較往年嚴重,並且在農曆新年過後,未見明顯回升,亦是自金融海嘯以來首次跌穿1000點大關,較2008年時的低位還要低1點。有業界人士指出,BDI指數除了受農曆新年效應影響外,航運界最大的問題就是「船太多」,若把2011年付運的貨輪全部直線排列起來,全長足足達30英哩(約48公里),可見在新貨輪不斷加入競爭,但整體貨運量追不上的時候,運費便明顯受壓,所以投資者買造船股及航運股時,必須留意這一問題。


明報記者 謝德健

逢星期一、三、五刊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