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財爺取自中產 派予中產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04日 06:35
2012年02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財爺曾俊華剛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派糖」800億元,被指傾向惠及中產。問題是,這800億元從何而來?


曾俊華在預算案內,修訂原來預測2011/12年會出現85億元財政赤字,現改為預測會有667億元的盈餘,並指本財政年度的地價收益(賣地連同補地價等收益)達868億元,同時預算下年度土地收益643億元。試想想,若政府沒有了今年的800多億元地價收益,則本財政年度肯定會出現赤字,則又何來800億元「派糖」,或者,可能要加稅來填補赤字呢?


這800多億元的地價收益,固然現階段是由地產商支付,但建成樓宇之後,還不是絕大部分賣給中產家庭,最終都是由中產埋單。如此推論,則今回的800多億元派糖,可看成是還富於中產,而中產則可說是受之無愧。


可續派糖 全因賣地理想

所謂還富於中產,當中較直接的措施,主要為﹕(一)寬免全年差餉,每戶每季上限2500元;(二)寬減全年度75%薪俸稅及個人入息稅,上限1.2萬元;(三)居所貸款利息可作扣稅的課稅年度增至15年;(四)強積金及退休供款扣稅額增加3000元等。而單計這4個項目,涉及金額也只是215億元,只佔868億元的地價收入約四分之一而已。


樓價下跌 家庭置業比例未必升

當人人高喊要打倒「地產霸權」和高地價政策之餘,若一旦香港的樓價一沉不起,地皮賣不出,又是否可繼續派糖,還是反而要加稅或削減現有福利?

近年的另一種說法,指樓價不斷飈升,令年輕人買樓難,因此招致民怨,但樓價下跌,是否真的可讓更多人擁有自置居所?

回想1997年香港回歸,首任特首董建華推出「八萬五」的建屋鴻圖大計,希望可壓低樓價令更多人可以買樓,並定出全港70%家庭可擁有自置居所的目標。結果呢,一場亞洲金融風暴來襲,樓價6年多時間內跌足接近七成,卻不見香港人擁有自置居所的比例大增,原因很簡單,誰願意買入後樓價會大跌的住宅?


扶貧只派錢 加劇社會向下流

又看看美國的數據,近年美國樓價同樣大挫,而擁有自置居所家庭的比例也從高位回落(圖),相反,當美國樓價急飈時,卻是美國擁有自置居所家庭比例升得最快之時,是否有定一啟示?更值深思的是,美國有關比例回調,除了是美國家庭不願買樓,更可能是因不少家庭無力再供樓,以致要斷供,最終住宅單位變成了銀主盤。


早前有特首參選人說香港近年的扶貧政策失敗,說結果只是「愈扶愈貧」,有朋友對此作出回應,說究竟是扶貧失敗,才出現愈扶愈貧,還是愈扶愈貧,乃是扶貧的必然結果?這位朋友的看法是,對社會不幸的一群作出援手,自然是政府和社會的責任,但不等同只是不斷派錢,便已完事,而過多的福利,反要削弱了貧窮家庭的脫貧決心。


樓市醞釀小陽春?

朋友指出,政府容許一些大學生,未畢業便可申請公屋,又或者一些大學畢業生,寧願不加薪和不升職來保住輪候公屋的資格,只會加劇社會向下流的趨勢。另外,政府近年不斷推出限呎和限量地,勢將令新界樓和細單位的樓價受壓,結果呢,這些物業的樓價與市區和大單位的樓價差距會愈來愈大,他們日後想換大單位或遷往市區以改善生活,必然難上加難。


新年假期已過,財政預算案也未見有新的打壓樓市措施,最近港股也已回升不小,加上美國聯儲局又表明會維持超低息至少到2014年底,樓市氣氛似見開始改善,代理指本周六日的預約睇樓量回升了一成多至兩成。到底樓市小陽春是否已出現,相信很快便有答案。


另外,《明報》將於2月18日(周六)下午,於銅鑼灣舉辦樓市最新形勢講座連下午茶聚餐,屆時筆者連同管理200億元私人物業的紀惠集團湯文亮博士,一起分析樓市方向和如何做策略性部署,同時還會舉行筆者最新著作《樓市高手 智富攻略》發布會,到場人士可獲贈該新書乙本。(溫馨提示﹕由於反應熱烈,有關講座只餘不足10個名額,有興趣參加讀者請盡快登入以下網址報名:http://www.mpfinance.com/2012seminar.htm。)


明報記者陸振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