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移民加拿大、擁有大學學歷的華僑,接到電郵聲稱可繼承逾20億港元巨額遺產,因貪念而墮入騙網,先交出逾百萬元「行政費」,惟花光積蓄仍未能取款,竟「黑吃黑」哄騙另外3人,藉詞經營石油業務而有逾20億港元被香港海關扣留,終騙得3人交出逾50萬元「行政費」。
原為騙案受害人的被告李競賢(30歲)昨於區院承認3項欺詐罪,他沒有案底,被收押至本月10日判刑。辯方求情時稱,被告相信交出「行政費」後便可取得遺產,乃因貪念受騙,惟他交出自己及母親畢生積蓄,仍被騙徒不斷索款。他後來知道繼承遺產之說不可信,遂鋌而走險向3名事主謊稱石油公司有款項,令事主上當。辯方又指出,被告沒有個人得益,角色被動,亦非精心策劃,已深感後悔。
華僑被騙可繼承20億遺產
案情透露,被告中三畢業後,與父母及胞姊於1996年移居多倫多,在加拿大取得經濟及數學學士,其後於物流公司當秘書,月入3萬港元。他於2010年12月辭職返港,去年5月與內地妻子結婚。被告於去年6月到澳門新濠天地賭錢,但輸清光,故請求同樣輸錢的初相識友人張飈(40歲)請他吃飯,其間訛稱在尼日利亞經營石油業務,賺得2.6億美元(20.2億港元),但被一間美國銀行侵吞,銀行將款項轉至香港,卻被香港海關扣留,需要支付1萬港元律師費取回款項。
訛稱營石油業 20億被扣
任職裝修工人的張飈送被告返港後,被告仍不斷向他借律師費,又問他有否朋友協助。他遂聯絡朋友、地產經紀張樂興(40歲)與被告會面,其間被告在手機展示聲稱是美國國土安全部及尼日利亞國防部文件,證明涉款合法。張飈又聯絡另一朋友、製衣商人黃志超(45歲)於6月14日與被告會面,被告亦向他展示上述文件。3名事主先後4次向被告交出51.1萬港元,作為倫敦律師來港協助「清關」費用等,其中黃更交出46.8萬港元,被告均按倫敦律師指示將款項轉帳。
當被告第5次要求取款時,張及黃開始起疑,要求被告提供證據,證明款項被海關扣留。被告一直未能交出,兩人於7月27日帶被告及涉案文件到大埔警署報警。被告警誡下稱「我都畀人呃」,道出早前被騙過程,該騙徒又傳送聲稱證明涉款合法等文件給他,警方最終未能起回被告及3名事主交出款項。
【案件編號:DCCC1182/11】
原為騙案受害人的被告李競賢(30歲)昨於區院承認3項欺詐罪,他沒有案底,被收押至本月10日判刑。辯方求情時稱,被告相信交出「行政費」後便可取得遺產,乃因貪念受騙,惟他交出自己及母親畢生積蓄,仍被騙徒不斷索款。他後來知道繼承遺產之說不可信,遂鋌而走險向3名事主謊稱石油公司有款項,令事主上當。辯方又指出,被告沒有個人得益,角色被動,亦非精心策劃,已深感後悔。
華僑被騙可繼承20億遺產
案情透露,被告中三畢業後,與父母及胞姊於1996年移居多倫多,在加拿大取得經濟及數學學士,其後於物流公司當秘書,月入3萬港元。他於2010年12月辭職返港,去年5月與內地妻子結婚。被告於去年6月到澳門新濠天地賭錢,但輸清光,故請求同樣輸錢的初相識友人張飈(40歲)請他吃飯,其間訛稱在尼日利亞經營石油業務,賺得2.6億美元(20.2億港元),但被一間美國銀行侵吞,銀行將款項轉至香港,卻被香港海關扣留,需要支付1萬港元律師費取回款項。
訛稱營石油業 20億被扣
任職裝修工人的張飈送被告返港後,被告仍不斷向他借律師費,又問他有否朋友協助。他遂聯絡朋友、地產經紀張樂興(40歲)與被告會面,其間被告在手機展示聲稱是美國國土安全部及尼日利亞國防部文件,證明涉款合法。張飈又聯絡另一朋友、製衣商人黃志超(45歲)於6月14日與被告會面,被告亦向他展示上述文件。3名事主先後4次向被告交出51.1萬港元,作為倫敦律師來港協助「清關」費用等,其中黃更交出46.8萬港元,被告均按倫敦律師指示將款項轉帳。
當被告第5次要求取款時,張及黃開始起疑,要求被告提供證據,證明款項被海關扣留。被告一直未能交出,兩人於7月27日帶被告及涉案文件到大埔警署報警。被告警誡下稱「我都畀人呃」,道出早前被騙過程,該騙徒又傳送聲稱證明涉款合法等文件給他,警方最終未能起回被告及3名事主交出款項。
【案件編號:DCCC1182/11】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