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衛生署昨晚公布,深水埗欽州街「昌記藥行」懷疑把有毒的中藥材「洋金花」,誤當作一種外貌相似但無毒的「凌霄花」出售,結果一名男顧客誤服有毒藥材後出現心悸及瞳孔散大等中毒迹象,須送院治療。
衛生署已檢走該店上述懷疑有毒的中藥材化驗,並呼籲任何曾於該藥行購買了上述有問題中藥材的市民,必須停止服用。
深水埗昌記藥行出事
中毒男病人27歲,疑服有毒中藥後出現抗膽鹼能中毒病徵,早前送院救治後情况穩定。衛生署接到伊利沙伯醫院的通報後,昨午趕到涉出售有毒藥材的欽州街「昌記藥行」調查。據該店人員向衛生署解釋,疑錯誤出售的有毒中藥材(洋金花)約是3年前購自一本地批發商,店方聲稱除了曾賣給該病人外,不曾把藥材售給其他顧客。
衛生署指現正循有關資料調查上游藥商,包括欲找出混淆兩種中藥材的地點和出現混淆的原因。署方呼籲市民停服曾在上址購入的「(聲稱是)凌霄花」及把它交到觀塘巧明街100號16樓的衛生署辦公室。根據法例,錯售有毒中藥材可能違反《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第54條,最高可判監半年及罰款5萬元。
衛生署籲必須停用
凌霄花本身無毒性,用於活血通經及涼血祛風;洋金花為烈性及毒性中藥材,雖能止咳及定痛,但因含茛菪烷生物鹼及引致抗膽鹼能中毒,依法必須由註冊中醫師處方。
雖然兩種藥材在來源和用途方面大有分別,但由於其外貌相似,文獻及本地的中藥中毒調查研究,均有記載兩種藥材遭混淆的報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