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浸會大學民調事件調查小組經短短10日調查,昨公布8頁調查報告,批評負責的傳理學院院長趙心樹在1月份特首民調未完成前提早發布結果不恰當和不智。校長陳新滋隨即公布接納趙心樹辭去院長,但准他減薪繼續教書。
浸大師生狠批報告粗疏馬虎、漏洞百出 ,拒絕「收貨」,而報告也留下多個疑團未解,包括民調未曝光已被唐英年陣營公關察覺相關消息,校方卻拒邀唐英年及梁振英助查,難以查清誰人泄密,要求學校再次調查。
特首候選人梁振英昨指出,旗下的「明天更好基金」早已去信趙心樹,澄清與事件無關,但浸大無聯絡他。他強調尊重學術自由,有需要時願意協助校方調查。唐英年競選辦公室發言人回應稱,尊重調查小組報告結果,並重申絕對尊重學術自由及院校自主。
辭院長職 減薪保教席
據了解,目前趙心樹年薪及資助逾180萬元,由於新學期已展開,校方難即時安排教學,他在餘下學期的工作量頗成疑問,陳新滋亦無透露趙的減薪幅度。
趙心樹昨以「身心疲憊」為由,向學院延長假期3星期。他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無支持任何一名特首參選人,承認自己政治敏感度不足,判斷錯誤,希望辭職可平息事件(見另稿)。
浸大特首民調在1月初調查仍未達受訪者1000人的原定目標時,院長趙心樹便不理下屬反對,中途提早下令公布未經統計學加權處理的結果,令兩名特首參選人梁振英和唐英年的民望差距,由真正的8.9個百分點,變成6.5個百分點。
10天查16職員 全否認外泄民調
事件曝光後,陳新滋委任副校長黃偉國和校內統計專家等成立調查小組,過去10天曾召見趙心樹等16名校內證人調查,昨向校董會提交報告並獲一致接納。
報告認為,趙心樹因看到民調結果反映梁唐民望收窄,認為有新聞價值,又相信數據雖然未經加權,但誤差應該不大,因此決定提早公布結果,盼增民調知名度(見圖)。小組認為,無證據顯示調查受任何政治干預,也沒有人操控數據和外來資金介入。
不過,小組批評,趙心樹的決定倉卒欠規劃,「欠缺前瞻性規劃、傾向隨意決定,實為不智」。小組建議,傳理調查管理委員會應加強管理,設立包括校外學者、專業人士的校外諮詢委員會等。
另外,報告證實,唐營職員在1月13日調查結果上網公開前兩小時,曾致電民調職員查詢民調何時公布。該職員即時拒絕透露,並向趙心樹匯報事件,趙心樹選擇不作跟進。
趙心樹強調「無與唐直接聯繫」
黃偉國指出,參與民調的職員等16名證人,均重申事前無對外泄露民調機密,趙心樹又強調「無與唐英年直接聯繫」。他說,基於疑點利益歸於被告,校方無權力召見唐梁或相關記者助查,但無正面回應會日後會否繼續跟進。
事件中被指親唐的校董會主席王英偉曾向趙施壓,他昨表示報告還了他一個清白,強調自己在民調前沒有接觸趙,並對事件感遺憾。
陳新滋續稱,趙在國際的研究及學術工作上有一定聲譽,不覺得他誠信有損,事件只是「判斷錯誤」,故容許他辭去院長職務,保留教席,又指若每次有教授「判斷錯誤」便炒人,浸大日後難以請人。他說,社會上常有資料早泄予傳媒,反問「難道每一次都為事件作出調查?」
浸大教職員協會杜耀明認為,報告只是「自己人查自己人」,調查範圍從未包括唐梁陣營等外界人士,無助澄清事件核心,即趙提早公布民調的真正原因。而昨晚陳新滋向過百名校友、學生交代報告時,不斷被師生狠批報告欠說服力,質疑小組無邀請校外人士會面的做法不當,並反對趙續任教職。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