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去年民企風暴席捲中美,不少著名基金經理如「沽神」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亦因此焦頭爛額。曾被獨立基金評級機構Morningstar稱讚對中國市場有深入了解、德盛安聯高級基金經理鍾秀霞認為,中國國情與歐美等地有極大分別,並指現時內地企業家抬頭,投資者有必要了解上市民企老闆心態,強調基金經理投資前最重要是「做足功課」。
鍾秀霞表示,回顧內地民企在港上市的歷史,民企的企業管治問題其實一直存在,只是去年因多間大型民企「爆煲」才引起市場關注,而要避免踩中地雷,最重要的是做足工夫,除了研究財務報表外,了解企業家心態及經歷亦同樣重要。
鍾秀霞坦言,民企「(財務報表中)水分一定會有啲,最重要係企業家係咪有心去做業務」。她表示,透過與企業管理層接觸,投資者可更深入地了解其心態,有時候即使管理層未有直接說出事實,透過其態度及反應,亦可約略了解對方心思。
港股現水平宜趁低吸納
除了民企風暴外,整體經濟環境亦是去年困擾股市的重要因素,鍾秀霞認為,即使歐債危機已經是人所共知的問題,但一旦出現任何惡化,例如歐洲經濟出現衰退、希臘債務違約等,「或多或少都會(對今年香港股市)有影響。」
鍾秀霞認為,港股現水平具投資價值,建議投資者可以趁每次股市回落或投資氣氛下滑時入市,料中長線可有不俗回報,而今年第一季度至上半年,中國政策因素仍是主導港股走向的最重要焦點,經濟政策取態非常重要,其中去年第三或第四季數據均未有出現中國經濟「硬着陸」迹象下,政府似乎未有「放水」的迫切性,令上半年港股欠缺上升誘因。
雖然預料今年中國經濟政策仍以平穩為主,鍾秀霞說,不排除中央政府在上半年仍會視乎情况,選擇性地實施適量放寬政策,例如繼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適度放鬆銀根等,但近年市場某程度上已能預期該類經濟措施的出台,因此倘投資者過分高估措施對股市影響,反而可能政策力度未符預期而帶來短期風險。
看好消費工業基建行業
雖然歐美經濟或有一定程度放緩,鍾秀霞表示,根據不少分析員考察廣東省廠家後所得資訊,內地出口情况並不如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寒冬般嚴重,主要由於經歷08年的出口寒冬後,部分廠家為減省成本已遷入內陸,轉做內銷生意,使行業競爭減少,加上美國去年第四季就業情况理想,估計今年內地出口仍有雙位數增長。
鍾秀霞建議,投資者今年可重點留意消費、工業、基建及資訊服務等行業,其中消費股近期曾因市場預期內地經濟放緩遭輪番沽售,不過她認為內地居民生活方式改變,高檔消費將會逐漸增加,加上內地居民收入可維持雙位數增長,預期整體消費金額必然會上升,利好高檔消費行業。
明報記者 鄧偉忠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