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證監會最新公告顯示,華夏、易方達兩家內地資產管理公司所遞交的港股ETF申請在2月8日獲受理,成首批獲理的港股ETF(交易所買賣基金)產品。同時,恒生銀行(0011)首隻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ETF昨日在港上市。
公告披露,華夏基金早在2009年4月7日遞交「香港恒生指數基金產品」申請,後來審批因產品方案調整而中止,直至本月8日才重新接受審核。易方達「恒生中國企業ETF及其聯接基金」則於本月1日遞交申請材料,2月8日受理,其間有關上市申請紀錄一度從中證監官網中撤銷,後有報道稱是中證監為「避免炒作」的低調做法。兩隻港股ETF都將在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計劃下發售,旨在運用內地人民幣投資港股。
海通國際策略師黃薰輝認為,跨境ETF產品將為香港股市注入新資金,由於基金追蹤指數,恒指及國指成分股可望直接受惠。他預計,港股ETF最終獲批可能仍需要三四個月,有望在今年內面世,涉及金額可能達到200億元人民幣。
恒生黃金ETF成交平平
昨日,恒生人民幣黃金ETF(83168)在港交所掛牌,是全球首隻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ETF。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在上市儀式後表示,港股ETF在內地審批進展良好,另一方面,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ETF在港上市亦有助推動香港人民幣市場的發展。恒生副董事長梁高美懿則表示,市場廣泛預測人民幣今年仍有3%升值空間,此次產品結合黃金、ETF及人民幣的三方優勢。
然而,這隻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ETF首日掛牌表現平平,全日上漲0.4%至34.9元人民幣,成交額僅111萬元人民幣。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