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人剝牙大減 牙醫無牙練習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16日 21:35
2012年02月16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以往牙科學生都會用真牙學習切割牙齒,近年隨着科技進步,加上市民護齒意識提高,愈來愈少人需剝牙,供牙醫學院作培訓的真牙亦隨之減少,故學生大部分時間只能以假牙練習。去年港大牙科學院耗資150萬元,引入6部虛擬實境觸覺訓練器培訓學生,加強學生的觸感訓練,學生稱﹕「(觸感)仿真度極高。」


真牙觸感膠牙難代替

「現在要找沒嚴重受損、又未補過的牙讓學生練習真的非常困難。因現在牙病少了,且牙醫現時會集中保留牙齒,加上醫療技術提升,以前要拔掉的牙現在都可保留。」港大牙科學院副教授Michael F. Burrow說,30年前他還是學生時,可以接觸真正壞掉的牙,並用它們學習切割及練習補牙,近年學生卻要用膠製假牙培訓。


一般而言,牙科生二年級開始學習切割牙齒,同期到牙科醫院診所實習。港大牙科學院二年級生蔡建宏說,他由上學期至今都只是用膠牙訓練,但膠牙由外到內硬度都一樣,真牙則不同層次有不一樣的硬度,觸感差很遠。他認為,「觸感對牙醫十分重要,因為牙齒的問題未必可以看得到,很多時候都要靠醫生的感覺,(相信用觸覺訓練器後)會有很大進步」。


港大150萬購6虛擬訓練器

港大牙科學院去年11月引入6部虛擬實境觸覺訓練器(Simodont)。Burrow教授說,這個系統由荷蘭著名牙科學院Academic Centre for Dentistry及專門為飛機、航空公司提供訓練系統的精密控制零件生產商MOOG共同研發。


系統用電腦斷層掃描,將有不同問題的牙齒影像輸入電腦。Burrow解釋,學生練習切割時,不但可以見到彩色的三維立體牙齒圖像,還可體驗切割真牙的感覺,「以前我們要用真牙去體驗切割琺瑯質、象牙質和被蛀掉的牙齒不同的質感,現在Simodont可以完全取代真牙,讓學生感受牙齒不同層次的硬度」。


二年級生姚智衛試用訓練器後說,系統仿真度極高,而且設有訓練模式,要求學生按部就班進行檢視病歷、檢查牙齒、斷症、選擇補牙工具、落手補牙等步驟,有助令他熟習診所運作,減低實習初期的緊張。


明報記者 余卓善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