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昨天及今天分別有1隻及6隻R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基金截止認購,但來自銀行界的消息指,RQFII銷情未見暢旺,部分原因是RQFII既無往績、又不設保證回報,而一般銀行的人民幣定期存款已升上2至3厘,令RQFII產品吸引力驟降。
今日首次認購期截止的RQFII,發行商包括博時、中信證券、匯添富、大成、海通和嘉實。而國泰君安的RQFII昨天已截止。當中博時及海通均表示,暫無計劃發布銷售情况。
中信證券國際投資管理公司董事甄啟智接受本報記者查詢時則回應,公司發行的「中國證券人民幣收入基金」銷情理想,但未允披露具體數字,並表示會在首次認購期截止後,繼續發售有關基金,定價以該基金每天的NAV(每單位資產淨值)計算。他續稱,屆時或會增加更多銷售渠道,因為政府推出RQFII的原意,就是希望讓更多零售投資者接觸到此產品。
易方達﹕有信心月底前售罄
易方達的RQFII基金首次認購期將於本月底截止,該公司總裁王紅欣說,產品發售初期市場反應較慢,至近日銷情明顯升溫,加上有數個機構投資者認購,有信心基金可在月底前售罄。不過,他承認投資者對RQFII產品了解不多,回報又不算太高,需要時間讓市場接受。
市場消息指,建行亞洲的前線職員向「街客」推銷的人民幣定期存款產品,3年期年利率達到3厘,反映銀行吸人民幣存款的年期,已逐步變得長線。該行發言人否認有關定存推廣,根據該行資料,10萬元作門檻的定存優惠,是遞增息率的定存計劃,首3個月年利率1.38厘,其後3個月2.28厘,全期平均1.83厘。其他銀行亦不乏高息人民幣定存,渣打提供的12個月人民幣定存,年利率2.5厘,入場門檻10萬元人民幣。
銀行主管﹕投資者認識低
有大型銀行主管表示,由於10多隻RQFII基金的認購期「撞埋一齊」,加上一般投資者對發行商的認識不高,RQFII基金銷售反應遠遜於同為人民幣投資產品的國債。交銀香港副總經理陳霞芳則指,由於RQFII基金的風險評級一般為中風險,不能直接與低風險的國債比較,但她亦坦言,在該行出售的7隻RQFII產品中,未有收到發行商表示因為滿額而要停止銷售。
明報記者 李家欣、毛婷婷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