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環球投資界的風險胃納方面似乎已出現了重要轉變。這發展是重要的,蓋香港的股市是相當受環球投資資金流向所影響。目前而言,港股的市值已達二萬多億美元。毋疑,相對紐約和納斯達克市場的規模而言,香港還是一小市場,但相對所有其他環球股市而言,香港的規模己不小,但慧雅的觀察是,一般港人並不算活躍於港股,在大量國企來港以前,港股已有相當大的股票成交是來自海外資金,國企來港潮在2006年加速後,有關情况更加顯著。
外資的核心市場仍是本土
無論如何,慧雅相信現時每天的港股成交中,超過一半是來自海外資金。值得留意的是,對新興市場和港股具承擔的資金並不多。慧雅的觀察是,不少海外資金對港股的態度並不見得比印度市場好上很多。當然,這句評語可能是有些少言過其實,蓋海外資金對香港和本港企業的了解和信心,應是比對印度好上不少。不過,事實似乎仍然是,它們並不視香港為它們的主要市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港股對它們而言也是一個「宏觀的抉擇」,當中港經濟的前景好時,它們就會過來走一轉,不過它們的看法,很多時也是以一季,或甚至一個月為單位,而且對大部分海外資金而言,它們的「核心市場」是本土,至於海外市場,無論它們的前景看似有多好,始終是一些遙遠和它們不大了解的地方,因此一旦本土市場可能告急,它們很多時是會先行把資金從其他地方調回。在芸芸新興市場中,香港是市值最大和流通量最高的,這相信亦是港股在2008和2011年呈大幅波動的重要原因。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外資的核心市場仍是本土
無論如何,慧雅相信現時每天的港股成交中,超過一半是來自海外資金。值得留意的是,對新興市場和港股具承擔的資金並不多。慧雅的觀察是,不少海外資金對港股的態度並不見得比印度市場好上很多。當然,這句評語可能是有些少言過其實,蓋海外資金對香港和本港企業的了解和信心,應是比對印度好上不少。不過,事實似乎仍然是,它們並不視香港為它們的主要市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港股對它們而言也是一個「宏觀的抉擇」,當中港經濟的前景好時,它們就會過來走一轉,不過它們的看法,很多時也是以一季,或甚至一個月為單位,而且對大部分海外資金而言,它們的「核心市場」是本土,至於海外市場,無論它們的前景看似有多好,始終是一些遙遠和它們不大了解的地方,因此一旦本土市場可能告急,它們很多時是會先行把資金從其他地方調回。在芸芸新興市場中,香港是市值最大和流通量最高的,這相信亦是港股在2008和2011年呈大幅波動的重要原因。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