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基金界﹕證監「大細超」 批RQFII快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20日 06:35
2012年02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去年8月訪港為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一錘定音,事隔4個多月,多隻RQFII近期已陸續推出市場,不過,近日有基金界人士投訴,為何大量RQFII可於數月間順利獲批,而一般新基金的審批時間卻普遍需要半年甚至一年,質疑負責審批基金產品的證監會有「大細超」之嫌。


有署名為「某基金市場發展行政人員(A fund company market development executive)」人士本月初發送電郵予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Ashley Alder),質疑證監會為何一方面可於短時間內批核15隻RQFII產品,但其他普通基金產品卻需時10個月,是否存在「中國產品」及「非中國產品」兩種審批程序,要求證監提供清晰指引,公開審批程序及要求,提高審批過程的透明度。


證監﹕一視同仁 按同一規則審批

證監會發言人對此批評回應說,所有互惠基金包括RQFII產品的申請及審批,均基於同一套規則及標準,載於「有關單位信託及互惠基金、與投資有關的人壽保險計劃及非上市結構性投資產品的手冊」。於去年12月至今年1月,證監會其批出42隻非RQFII產品,同期RQFII基金則批出18隻。發言人續稱,現時已獲批的RQFII產品,當中不少早於大半年前已遞交申請,證監亦一直有審視有關申請。


翻查證監會過去一年批核的互惠基金名單,由去年3月至上周四(2月16日)約一年時間內,獲認可基金產品約119隻,其中去年5月至11月期間,連續7個月每月只有個位數量基金獲批,但在去年12月及今年1月的RQFII審批高峰期中,獲批核基金就多達61隻,佔全年獲批基金超過一半,當中有18隻為RQFII。


一般基金需等10個月

有份發行RQFII的博時基金(國際)董事總經理趙小寶早前透露,早於去年9月前已入紙申請發行,另有熟悉審批程序人士指出,申請發行RQFII的券商及基金態度非常積極,料在回覆證監問題時效率較高,亦可能令整個程序推進較順暢。


身兼證監會產品諮詢委員會委員的富達基金(香港)董事總經理程劍慧表示,證監是以統一標準審批產品,但RQFII產品架構簡單,最多只可投資20%股票,並不設衍生工具,審批一般只需3個月左右,而架構複雜的基金,審批時間最長可達9至10個月,因此出現不同的審批時間。


惠理集團(0806)副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謝偉明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自從發生雷曼事件後,監管當局審批投資產品較為審慎,現時審批新基金普遍需時9個月,最快也要6個月,有機會更達一年之久,視乎基金種類及性質。


明報記者 毛婷婷、龍彩霞、鄧偉忠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