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企競投政府合約難處多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20日 06:35
2012年02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聘請殘疾人士的社企清潔公司欲競投政府合約,但困難重重,不是標書規模太大,就是工種複雜,例如要求進行高空及斜坡清潔工作。就連政府推出專讓社企優先競投政府合約的「社企先導計劃」,過去3期亦僅有四至六成合約由社企投得。


扶康會旗下社企「康融服務」聘請智障等殘疾人士提供清潔服務,房屋署數年前就社企先導計劃,向社企表示可提供清潔合約。扶康會項目經理(職業康復及發展服務)陳碧珊憶述,房署提出的中轉屋清潔項目,清潔範圍廣,連鞦韆、斜坡亦要負責,一般中小型社企根本無力負擔。其後房署推出的合約亦要求清潔整個屋邨,包括簷篷平台,「由大堂爬出去,要佩戴安全帶,有凹凸位、喉位,我們的工友連自己扣安全帶都不懂,太危險。」


房署多番改項目遷就

此後房署再提出幾個複雜項目,社企一一離場,幾經磋商終推出天水圍長者屋的清潔合約,只負責3層清潔工作,康融才可投得。不過,因服務合約初時要求的人手比例較少,康融發現若以殘疾人士為主打,根本無法應付工作,最終只能聘請基層婦女,以7:2的比例帶領殘疾人士工作。


扶康會區域經理(職業康復及發展服務)麥潤芸認為,房署願多番修改,已屬成功例子,但部分政府部門仍抱守「殘疾人士可付低於最低工資(因接受評估後工資或打折)」的概念。她解釋大部分社企以時薪28元聘請殘疾人士,一般2名殘疾人士才能抵上健全人士工作量,亦要額外聘請健全人士帶領工作,成本增加。若政府標書要求低價及以健全人士的工作量計算所需人數,社企只能蝕本。


推優先競投 僅投得六成合約

政府2008年至今,先後推出3期先導計劃,讓社企優先競投政府清潔和園藝合約。民政事務總署表示,合約金額不超過143萬元,以提供簡單、具重複性等工作為主。不過過去3期,每年僅六成合約由社企投得。截至1月中,第三期推出36份清潔及6份園藝服務合約,分別有21份及5份由社企投得(見表)。


本身有經營社企的立法會議員馮檢基表示,過去先導計劃的項目標書規模偏大或偏遠,如要求清潔10個海灘的垃圾、位於大帽山頂的天文台監測站等,但香港社企規模偏小,難以競投,近年才略有改善。


明報記者 袁柏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