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借少還多 銀行遲早寬信貸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18日 06:35
2012年02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樓市確認出現「小陽春」,不過正如人稱「四叔」的恒基地產(0012)主席李兆基所評論:「小陽春是真的小陽春。現在的市都牛牛皮皮,都不是十分爽。小陽春好點,好少少,但比最牛那陣時差好遠。」


李兆基的意思是,未來「普通」住宅的供應不會短缺,所以不要以為樓市會大升,只會維持「牛牛皮皮」,而筆者就認為,在低息環境下,雖然現在才入市買樓,固然不要期待可以大賺,卻有利收租佬收租,因只要一日租金回報高於按揭息率,縱使樓價牛皮,也可以每月有淨現金落袋,舒舒服服。


累積租金收入 成新購買力

不要少看有淨現金落袋的作用,因隨時間過去,以按揭買入的物業,其負債便會不斷減輕,而累積的租金收入,遲早又會變成新的購買力。不信?按揭轉介機構經絡便指出,在去年中收緊按揭措施,以及額外印花稅的影響下,樓市和按市成交持續調整,當中包括貸款成數整體下調約一成,以及貸款宗數明顯下調(圖1),均令按揭市場之貸款速度減慢,使新取用按揭貸款額由去年初單月計的高位300億元,下調至最新低於100億元之水平。


與此同時,本港按揭還款金額持續穩定健康,拖欠比率維持極低水平,令累計還款速度超越貸款速度。經絡研究部以當中按揭貸款額及還款額計算,兩者之比率創出2009年3月後 (金融海嘯後)之新高,達114%(圖2),可見按揭還款金額較貸款金額為多。另外,當整體市民借得少,還得多,銀行便愈來愈有條件放寬信貸,市民入市買樓的能力便也會日漸增加。事實上,昨日市場便傳出工銀亞洲率先調低按息至P減3.1厘(相關新聞刊B2)。


事實上,香港超過一半家庭擁有自置居所,而這一比例也逐漸增加,因此對樓市的方向也極為關注,為此今日《明報》舉辦的樓市講座,雖然要收費500元,也能迅速滿額,而今日還會舉行筆者的新書《樓市高手 智富攻略》發布會,以下是筆者的新書序言。


「約兩年前坊間出版了一本名為《地產霸權》的暢銷書,時值香港樓價正在急飈,社會仇富情緒蔓延,不少年輕人慨嘆買樓難,是以不少政治人物和傳媒,也指斥香港的高地價政策,以及發展商的壟斷,才是各式社會和經濟問題的深層原因,於是《地產霸權》一書洛陽紙貴,而這本書的作者,也一度成為了解釋香港如何不公義的代言人。


熟讀《地產霸權》 無助上車買樓

筆者作為地產版的主管,自然要第一時間閱讀這本著作,並同時約訪這本書的作者潘慧嫻女士。


當訪問完成後,筆者有一種想法,《地產霸權》固然有其批判的意義,因此也成為不滿香港房屋政策團體向政府的施壓工具,但除了等待政府出手,就算將《地產霸權》讀一萬遍,也不會幫助大家更容易上車買樓,更遑論藉買樓致富!

說香港買樓難,對!但也不可迴避一個事實,香港也有超過一半家庭擁有自置居所,當他們供完樓,便再也不用捱貴租之苦,而其中一些家庭,更能藉細樓換大樓,不斷改善生活。


在筆者多年採訪經濟和地產新聞中,發現香港有不少人士,除了擁有自住單位,更另外擁有投資物業,早已生活無憂,個別更是隱形富豪。當然更有成功的發展商,身家以百億元計,當初他們未必都是含着金鎖匙出世,那他們是如何累積財富,靠地產發達?又是否單以「霸權」一詞便能解釋得了?


《樓市高手 智富攻略》乃是筆者繼《樓市明燈》和《樓市創富與大師智慧》後的第三本地產著作,內容除了包括筆者對樓市的分析和對房屋政策的看法外,更透析了上百位樓市高手的智慧和致富心得。


英諺有云:If you want to be the best, learn from the best!(若你想要學習做好某件事,就從最棒的人那裏學習吧!)希望本書的讀者,可以從中學習樓市高手的智富攻略,以智慧來累積財富,享受豐盛人生。


「順勢者昌 因時進退」

有朋友問,筆者最喜歡新書的哪一個章節,答曰,最喜歡的是名為「順勢者昌 因時進退」的一章,當中提及總理溫家寶曾講過的﹕「因時而動,就是說時進則進,時退則退,動靜不失其時。」如能靈活於應用樓市,當會有理想的投資成績。


明報記者 陸振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