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凍土融化加劇 威脅考古寶庫長青網文章

2012年02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2月22日 06:35
2012年02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長期凍土是科學家的考古寶庫,但隨着全球變暖造成冰川和凍土消融,令很多埋藏生物及文物樣本的珍貴凍土面臨威脅。


英國愛丁堡大學稱,一些原是全球最寒冷的地方已開始出現凍土融化,威脅部分阿拉斯加愛斯基摩人村莊的生存,洛磯山脈的冰川融化,也會對當地人類遺骸,以及諸如狩獵工具及衣物等文物遺蹟造成破壞。此外,阿爾泰山的冰川溶解,也嚴重威脅當地寶貴的古代墳冢。


有機物腐爛 加劇碳排放

俄羅斯科學家季莫夫(Sergei Zimov)在西伯利亞亦發現凍土融化的迹象。他透露,試過彎腰拾起黏稠的泥巴嗅嗅,雖然泥巴的氣味有點像牛糞,但他知道這是長毛象糞便的味道。在位於西伯利亞東北端的雅庫特,有長毛象足迹的凍土帶面積約是法國和德國面積總和,這樣的永久凍土層在西伯利亞還有很多,土壤中的有機物沉積量巨大,冰封了數百萬年前的死亡動植物遺骸可說是碳物質的儲存庫。當動物遺骸及有機物隨凍土融化而腐爛,其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將加劇全球暖化速度。


研究稱,當凍土層的溫度從-4℃上升至-1℃,其儲存碳物質的能力將降低七成。北半球逾兩成土地屬長期凍土,全球約14%碳物質儲存在凍土層中。估計到2100年,凍土層的碳排放量可能是先前預估的1.7至5.2倍,視地球暖化的速度而定。據美國政府統計,人類每年排放約70億噸碳,但永久凍土蘊含5000億噸碳,隨時變成溫室氣體。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