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反彈只是「一日鮮」,前日的升幅,昨日幾全數蒸發,恒指再次跌穿2萬點大關。受工行計劃供股「抽水」消息影響,內銀股成拖累大市的重災區。有大型投資者更趁機大規模沽貨套現,昨日在下午時段,可見瑞信的沽盤,如潮水般出現在重磅藍籌及國指成分股的交易中。有大戶經紀稱,情况可能是基金轉倉,但亦有機會是冀沽指數股來影響大市升跌。
抽水影響 內銀成重災區
昨日本報粗略統計,在多隻重磅股中,都出現掛着瑞信號碼的經紀牌,排着隊沽貨。當中包括建行(0939)、中鋁(2600)、港交所(0388)、東亞(0023)及中電(0002)等。有港資證券行的大戶經紀稱,個別證券行集中在多隻重磅股上沽貨,以往亦甚罕見,「有可能是大型基金要出貨,並用上了瑞信的經紀服務。」不過,他指,一般基金沽貨,都會用上多間證券行車輪戰,不欲外界隨意猜中動機,故此今次的情况可謂相當特殊。
但有歐資證券行的經紀則稱,瑞信牌沽盤主要集中在重磅指數股,因此亦有可能是想借此影響大市上落,「如果只是正常沽貨或轉倉,都不會這樣大張旗鼓,應有其他內情」。
A股繼續做好 上證報2421
姑勿論大戶用意如何,但恒指昨日的確已受衝擊。即使昨日A股在收市前已穩步回升,上證指數升約0.5%報2421點,並連升兩日。但港股卻未能止瀉,全日收報19857點,跌227點,跌幅逾1%,而國企指數則同樣跌逾1%,報11305點。整體交投則繼續疲弱,昨日成交只有425億元。
至於遭瑞信集中沽售的多隻股份,表現卻個別發展,東亞、中鋁及建行等跑輸大市,跌幅由2%至3%不等,但中電及港交所卻跌幅不大。
另外,官方新華社昨日發表的一個分析稿中稱,近期A股大跌,但個別股份卻有不俗升幅,醫藥生物、節能環保等高新科技表現強勢,鋼鐵、傳統製造、房地產則是下跌重災區。由此可見股市反映了調整經濟結構的效應,因此市場不應「放大」股市下調的現象。有市場人士形容,官方輿論似已表明,中央既定的調控國策,暫未有改變迹象,同時對A股上半年的弱勢,不會再有實質的救市或支持措施。
回應 (0)
2023年12月10日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