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同是位於港島、政府主動拍賣的跑馬地聶歌信山道地王,7月底以104億元售出,昨天拍賣的柴灣連城道小型地皮則流拍收場,市場人士表示,除了柴灣地皮毗鄰墳場及公屋,又因背靠大斜坡或會令發展成本大增。此外,發展商擔心政府將會加大力度,打壓中小型住宅炒風,因此對中小型項目的後市持審慎態度。
更有評論指出,柴灣地皮開價太高,政府錯估市場對小地皮的需求,終致流拍收場。
柴灣地配套不如粉嶺
測量師林晉超表示,地皮望墳景及鄰近公屋,加上斜坡問題令投資成本增加約兩成,未來政府亦有可能增推多幅地皮,今到發展商有更多選擇。發展商亦擔心政府或推出遏抑中小型住宅炒風的措施,因此對這類發展項目格外避忌。
「這次賣地充分告訴市場,若是靚地,發展商多貴都買。劣地的話,怎樣平也無人買。你買入這塊柴灣地皮,對着墳場及公屋景,日後如何銷售?」他說,地皮雖位於港島,但地段配套連昨天拍賣的粉嶺地皮也不如。
「墳景難吸引內地客」
建築測量界別立法會議員劉秀成則認為,透過工程安排,可以克服斜坡及墳景。他說,斜坡可做鞏固工程,畫則可減少單位面向墳場,不過,「斜坡需花錢維修,建築材料不停漲價,難以估計涉及成本,需時處理,未必如買入『平地』,立即可動工起樓。另外,墳景也未必吸引內地客戶」。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稱,柴灣地皮面積細,可建單位數量少,邊際利潤有限,所以發展商會仔細計算成本,如果利潤太低,發展商也會打退堂鼓。對於外界批評政府開價太高,他不認同,因為賣地前測量師普遍估值都較政府開價高。
瑞銀董事﹕開價太勇
瑞銀執行董事王震宇表示,柴灣地皮流標主因是政府開價太高。他們估計開價4.3億元,結果卻是5.3億元,「政府開價太勇,明顯開錯價,以為全世界都可建豪宅」。
明報記者
2023年03月07日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