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訪問專家 多角度思考長青網文章

2010年09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09月30日 05:35
2010年09月30日 05: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自中一起,我一直修讀中國歷史,對該科有濃厚興趣。適逢2009/10年度行政長官的施政報告撥資源大力推行國民教育活動,成為社會熱話,故我選擇做有關國民教育專題報告。

分配時間 切忌密集

確定了合適的專題報告題目後,時間分配是另一個致勝關鍵。我不建議學生「密集式」做專題報告,即集中兩至四個月完成;反而「分散式投資」,花整年完成報告會較好。常言道「慢工出細貨」,教師若能訂下「專題報告進度表」,要求學生在期限內完成專題報告內的指定工作,不但可避免教師和學生堆積工作,而教師亦能更深入地指導個別學生,令報告更完善。

親身體驗 一石二鳥

我的專題是《比較曾參與及未曾參與國內考察團的中學生之國民身分認同程度,藉以探討國內考察團作為推動國民教育的成效》。為此,我特意於學校假期期間參加了一次內地考察團親身考察。

在考察期間,我不但用問卷準確地蒐集考察團學生出發前後的國民身分認同程度差異,又可立時訪問學生和隨團教師,獲得他們對內地考察團推動國民教育的成效之意見,而自己更能親身體驗其中,得到更多一手資料,實是一石二鳥之妙法。

雖然在考察團期間,我已得到大量資料,不過只屬普遍意見,未能深入突出探究問題。有見及此,我邀請了三類合適及有分量的人士做專訪,以突顯多角度思考。

首先我訪問了一名曾參與內地考察團的同學,以及一名未曾參與內地考察團的同學。透過他們的「學生角度」,可得知不同背景的學生對內地考察團成效之意見。

接着,我邀請了一名在校內外均致力推動國民教育的教師——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會長。他曾多次於報章撰文探究香港的國民教育,故訪問他則可由「教師角度」看學生參加內地考察團的成效,從而實踐通識「多角度、多層次」的探究方法。

親訪副局長 多層次探究

最後是訪問有分量人士——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由於施政報告大力推行國民教育活動,能夠邀請政府官員訪問,從「策劃者」角度看學生參加內地考察團的國民教育成效,實能令報告錦上添花。

特別一提,集合研習範疇類同的同學一起邀約有分量人士訪問,成事機會較大。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eva
2023年03月09日 09:06
THANKS
2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fong
2023年03月09日 09:06
THANKS
1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