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昨日與前線醫生聯盟及13間醫院的前線醫生代表會面,討論醫生人手不足及缺乏晉升機會的問題。聯盟代表指醫生流失其中一個原因是升職「大塞車」,要求醫管局盡快解決醫生升職問題以挽留人手,梁栢賢預期下月中落實解決醫生人手短缺的方案。
額外工作擬發津貼
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表示,預期下月中落實解決醫生人手短缺的方案,包括公布晉升名額及安排、聘請更多兼職醫生、考慮以特別津貼補償員工的額外工作量和值班、增加文員和24小時抽血員支援醫生的病房工作。
梁栢賢又說,明白前線醫生工作量大,流失問題除了在內科,亦見於急症室和兒科等專科部門,希望這次方案可以一併處理,但鑑於醫生人手流失率高,部分空缺要等到7月有醫科生畢業才能填補,未來數月公立醫院可能會有部分非緊急服務繼續受拖延,但急症服務絕不受影響。
研公平制度選拔主管
他關注部門主管的管治能力,會着力研究一套公平、公正的評核上司制度,作為選拔部門主管的客觀標準。他強調醫管局有誠意解決問題,相信前線人員採取進一步行動的機會很低。
前線醫生聯盟前會長羅智峰表示,聯盟向梁栢賢反映,醫生流失的癥結源於醫生升職「大塞車」,目前有60多名取得專科資格8至10年的醫生,仍在「排櫈仔」等候升為副顧問醫生,「前線醫生眼見資深的老MO(駐院醫生)仍未有得升,覺得前途暗淡、無出路,唯有離職」。
羅智峰又說,鑑於近年兒科、婦產科、放射科、麻醉科等專科醫生成為私營市場的爭奪對象,新畢業的醫生多優先選擇上述搶手科目受訓,令內科醫生人手更單薄。再加上有些醫院近年擴展眼科、老人科等服務,以屯門醫院為例,新建的康復大樓落成後,內科服務倍增,但內科醫生卻因工作量過重而選擇離職。
醫管局計劃2011/12年度增聘500多個醫生來填補各科的人手空缺,但聯盟認為醫管局今年應收縮聘請醫生名額,限制在200多人之內,令新畢業的200多名醫生在沒有太多選擇下,大部分到內科受訓,暫時紓緩內科人手不足問題。
2021年12月23日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