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區內(深水埗)牙醫剝隻大牙要1200元,我連生活費也靠子女供養,剝得幾多隻?」54歲退休小販高太,清晨4時便跑到九龍城李基政府牙科診所輪籌等剝牙,與她一樣抵冷捱眼瞓,只求政府免費剝牙者,還有更多基層長者。衛生署發言人表示,會研究如何改善牙科街症服務的運作,並會詳細審視各方意見。
衛生署發言人承認,政府牙科診街症以先到先得方式派籌,確為市民帶來不便,署方曾研究使用電話預約的可行性,但因服務使用者大多為長者,署方憂慮長者在使用電話預約時可能會有困難,但發言人指,會繼續研究如何進一步改善牙科街症服務運作,並會詳細審視各方意見。
9牙科診所提供街症
撇除離島區,全港只有9間政府牙科診所每周提供一至兩次街症服務,每次派籌42至84個,在供不應求下,基層市民唯有夤夜輪籌。本報過去一周兩次在凌晨時分前往3間衛生署牙科診所視察,發現不少長者和草根人士,於清晨4、5時已排隊輪候。
私家牙醫診金1200元
家住深水埗的退休小販高太,清晨4時便乘的士到九龍城李基牙科診所排頭位輪籌,「扣除28元的士費,免費剝牙也有着數。」她說,最初發現整排牙齒也「鬆鬆下」,無力咀嚼,往區內私家牙醫求診才知脫門牙犬齒每隻700元,臼齒盛惠1200大元,嚇得她立即打退堂鼓。
3個月前,她得知政府牙科診所有免費剝牙服務,便決定每次來脫一隻牙,直至脫清為止,然後返內地以廉價鑲回假牙。她希望政府可以幫補一些低收入巿民睇牙,「好多貧窮老人無牙,好慘㗎!」
建議加設電話預約
排在高太後面的65歲楊先生,亦是在清晨4時許起牀,由黃大仙竹園寓所步行約30分鐘到牙科診所輪籌。「試過有兩次人多的時候,6點幾已排到轉彎位,結果無籌,白行兩次。」他不諱言,「今時今日,這裏應加設電話預約服務,不用老人家天未光就折騰一番」。
衛生署牙科診所除為公務員及家屬提供牙科服務,亦提供免費「牙科街症」(只作止痛及每次剝一隻牙)。牙科診所就診人次由2009年的60萬人次,增至去年的61.1萬人次,衛生署預算今年更高達61.7萬人次。牙科街症平均使用率逾85%。
明報記者 蔡方山、陳佩儀
2021年12月23日 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