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早上成為大規模「水貨集散工廠」的上水晉科中心,晚上仍有部分貨倉燈火通明。記者觀察所見,中心在晚上關上大閘後,多個樓層內的單位仍有亮燈,有別於漆黑一片的工業區其他廠廈。雖然街道上水靜鵝飛,但仍可見到工廈內有人在吃飯、換衣服,窗旁亦放置不少日用品如洗潔精、沐浴露、電飯煲、甚至牀褥等。立法會議員黃成智懷疑有水貨客「黑工」在貨倉長期居住,違反貨倉的土地用途。
律師:持雙程證走水貨違例
大律師陸偉雄也表示,如果有持雙程證來港的內地旅客當水貨客,等於從事商業活動,違反逗留條件,是違法行為。至於「走水貨」本身是否犯法,陸偉雄就解釋,假如只攜帶一些不用打稅的日用品,如奶粉或尿片等返回內地,數量屬海關條例規定以下,便屬「走水貨」,並非走私,不算違法。有內地前線執法人員透露,檢控水客極難,只要水客辯稱運送的水貨純屬自用,當局就很難採取行動。
假如任何人士在運送必須申報的物品時沒有繳付稅項,便屬於違法走私。根據內地海關條例,進出境旅客最多每人可攜帶1支酒精(0.75升)、200支免稅煙、5000元人民幣以下生活用品、1000元以下的衣料鞋物和工藝品等,其他貨物便要打稅。
記者目擊不少水貨客在行李中帶備必須報稅的物品,好像數十支紅酒或數十盒化妝品,亦有人攜帶一整個行李箱,內有上百部手提電話和其他電子產品,但過關時卻沒有報關,陸偉雄說這些屬於走私行為,內地當局有權扣留物品及即時移送緝私部查辦。
回應 (0)
2023年10月15日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