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房協改圖則符發水指引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31日 08:59
2011年03月31日 08: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明日實施新的收緊「發水樓」指引,不少發展商近月趕乘「尾班車」,而房屋協會就率先向城規會修改其天水圍長者屋社區項目,成為採取新措施的首例,包括加大建築物間通風間距、大幅將17幢住宅減至11幢、單位數目減16.7%至1000個等。縮減規模之餘,停車場亦由地面改為半沉降式設計,符合地底停車場的定義。

房協發言人表示,去年6月已向屋宇署入了建築圖則,加上這個項目是出租長者屋而非作銷售物業,故理論上可以採用現時的「發水」安排,但為了改善設計和居住環境,房協和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後,決定修改總綱發展藍圖以符合新的「發水」安排。

住宅17減至11幢

發言人又稱,因要擴闊通風廊和觀景廊,影響了樓宇的數目,令單位減少,但房協會增大單位面積,這亦符合市場調查需要。樓宇排列亦會由矮至高呈梯級式設計,符合優質環境要求。發言人稱,這次改動將令整體建築費用增加。

根據房協3月21日向城規會提出的發展規範修訂,住用面積維持7.1萬平方米,但由17幢減至11幢,綜合用途的大樓亦由兩幢減至一幢。

住用項目的高度亦降低,由不超過主水平基準52.2米減至43.15米,綜合用途項目由不超過50.7米減至46.5米。住宅單位方面,則由1200減至1000個,酒店房間則維持200個。

學會讚改善通風

停車場將採取半沉降式設計,車位數目亦減少,私家車車位由286減至272個,電單車車位由17減至16個,上落客貨車位則由16增至20個。

香港建築師學會理事梁素雲表示,新的總綱發展藍圖基本上改善了間距通風和通達性,估計與新「發水」要求相差不大,例如新藍圖將通風廊由4條窄道改為兩條,但每條有15米闊,是比較理想的安排。

不過,她對綠化空間的比例有疑問,因根據新的藍圖,私人休憩用地為6075平方米,而之前的藍圖的休憩用地為8115平方米,但根據新指引,這個項目在行人能到達的地方應有15%的綠化面積,即至少9870平方米,她從藍圖的數據中,看不清楚整個項目是否有這麼大的綠化面積。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wah2021
2021年12月24日 10:40
thx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wah2021
2021年12月24日 10:40
thx
0
舉報
檢視個人資料
wah2021
2021年12月24日 10:40
thx
0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