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穆斯林﹕美國應撤軍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03日 05:59
2011年05月03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九一一襲擊後,拉登曾成為一些阿拉伯人的民族英雄。10年過去,在革命浪潮席捲阿拉伯世界的今天,拉登的死訊卻未有掀起巨大波瀾。雖然仍有一些支持者不信其死訊,但不少評論都認為,人民力量爭取民主,才是阿拉伯世界真正出路,反映其影響力已大減。埃及穆斯林兄弟會則表示,既然拉登已身亡,美軍就應撤出阿富汗和伊拉克。

阿拉伯半島國家普遍對拉登的死反應冷淡,區內唯一的官方評論來自拉登祖輩居住的也門。當地官員表示,希望拉登的死能「根除世上的恐怖主義」。沙特國營新聞機構只是輕輕帶過拉登在美國和巴基斯坦的軍事行動中被殺。正在阿聯酋開會的巴林、科威特及阿聯酋外長,全都拒絕就拉登的死置評。

仍有民眾心懷同情 拒信美國

路透社記者,在沙特首都利雅德,一些民眾還是對拉登這位同鄉,心懷同情,對死訊感到難以置信和傷感。一名沙特人說﹕「我認為那是(美國人的)大話。我愛他,他是英雄、是聖戰者。」埃及穆斯林兄弟會高層埃里安(Essam al-Erian)則說﹕「其中一個在世上行使暴力的原因已沒有了。奧巴馬是時候由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結束美國和西方軍隊的佔領,不要再傷害回教國家。」但北約昨表明,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將繼續下去,直至把在阿富汗的恐怖組織「全部消滅」。

穆斯林兄弟會數十年前曾提出武力鬥爭,但埃里安稱,現時的革命浪潮,證明民主已在中東落地生根,「我們不再需要外國的佔領」。他還批評西方傳媒一直刻意將暴力和伊斯蘭教扯上關係,「現時世界應該明白兩者無關了」。

拉登的恐襲,曾被不少阿拉伯人視為是對侮辱阿拉伯人的美國、以色列及親美政權的報復。拉登一直希望,蓋達佈滿全球的伊斯蘭聖戰分子,能激發穆斯林推翻沙特等親西方政權,停止美俄等大國對阿拉伯世界的剝削,以及反擊佔領巴勒斯坦的以色列人。但蓋達其後的濫殺無辜,尤其是在美軍2003年佔領伊拉克後的暴力行徑,已失去阿拉伯人的心;2003-06年間蓋達在沙特的連串濫殺攻擊,亦令沙特人對蓋達的同情大減。在黎巴嫩,人權組織成員烏里(Nadim Houry)說﹕「拉登的反抗形象在早年的確能給予不少人願景,但無意義的暴力行為卻摧毀了他的形象。」

蓋達連串濫殺不得人心

今年茉莉花革命的出現,更令蓋達相形見絀。蓋達完全不能在這場反對阿拉伯獨裁者的運動中,取得任何角色,徹底靠邊站。卡塔爾大學的扎維里(Mahjoob Zweiri)說:「在某程度上,阿拉伯世界的輿論都視拉登為結束西方對穆斯林以及阿拉伯國家歧視的希望,但現時這些國家都說,我們會自己進行改變,我們不需要任何人代我們說話。」但專家也警告,極端主義的種子仍然存在,不少回教徒仍覺得受辱於西方國家,以及被他們國家的領袖所看輕。

路透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檢視個人資料
fong
2023年03月19日 11:31
thank
1
舉報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