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腦疾病

  • 認知障礙症

    認知障礙症

    認知障礙症是因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而引致大腦功能衰退的疾病,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和判斷能力都會受影響,部分且會有情緒、行為及感覺等方面的變化。根據 精神健康檢討報告 (2017),香港患有認知障礙症的患者高達100,000,接近長者人口十分之一。

     

    病因可分為以下幾類:

    • 阿兹海默病 - 最常見類型,佔香港長者病例約65%
    • 血管性認知障礙症 - 第二常見類型,佔香港長者病例約30%
    • 其他 (柏金遜病型認知障礙症、甲狀腺機能衰退及維他命B12缺乏等)

     

    病情發展和徵狀:

    1. 早期 : 變得健忘,尤其是忘記剛發生的事情、做複雜家務時有困難、情緒可能有改變,包括感到抑鬱和焦慮
    2. 中期 : 變得更加健忘,尤其是近期的事件和人名,溝通(說話和理解) 愈來愈困難,在沒有相當支援下無法獨自安全生活,漫無目的地徘徊、反覆提問等
    3. 晚期 : 無法認辨親友、大小便失禁、行為可能變得更加異常,包括襲擊他人和焦燥舉動

     

    認知障礙症十大警告訊號:

    1. 喪失記憶以致影響日常生活
    2. 處理事情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
    3. 對執行熟悉的工作感到困難
    4. 對時間及方位感到混亂
    5. 對視覺影像及空間關係的理解有困難
    6. 說話或書寫選字表達有困難
    7. 隨處亂放物件及不能回顧擺放過程
    8. 判斷力衰退
    9. 失去工作或社交活動的熱誠和主動性
    10. 情緒或個性改變

     

    處理方法:

    • 如有認知障礙症病徵,應儘早請教醫生。
    • 藥物可改善早期患者記憶力和減輕病徵,一些行為問題亦可通過治療去改善,但暫未有根治的方法。
    • 非藥物治療如現實導向和懷緬治療都顯示對認知障礙症患者有一定的成效。
    • 患者家人可以參加認知障礙症家屬支援小組,學習照顧患者技巧,及透過彼此分享經驗,減低因照顧患者的焦慮與壓力。

     

    預防方法:

    1. 保持健康生活模式:

    - 多做體能活動

    - 不吸煙、避免飲酒

    - 保持健康飲食

    - 參與健腦及休間活動

    2. 及早管理及控制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

    資料來源: 衛生署 長者健康服務網站

  • 腦腫瘤

    image placeholder

    腦腫瘤在香港並不常見,根據香港神經外科學會進行的一項統計顯示,2009年本港腦腫瘤的新症約有1,000宗,其中70宗為惡性膠質瘤,200宗為轉移性腦腫瘤。不過原發性腦腫瘤在本港0-19歲以下人士中卻是常見癌症,在2006年0-19歲以下人士的癌症新症中,原發性腦腫瘤便分別佔男性和女性的第五位及第四位。

    腦腫瘤並非不治之症,隨著新療法不斷出現,只要大家及早發現及治療,痊癒機會往往很高。

    腦腫瘤是甚麼?

    腦部大約可分為大腦、小腦、腦幹,大腦扮演人體機能總指揮,由兩個橢圓形半球組成,每個半球有四個組成部分,包括腦葉、額葉、頂葉、顳葉及枕葉,各自控制身體不同的機能。

    當局部腦組織發生不正常的分裂增殖,會形成瘤塊,有機會是良性腫瘤,但也有可能是惡性腫瘤,即俗稱的腦癌。良性腫瘤的生長較緩慢,極少擴散,一般對健康威脅不大;惡性腫瘤的生長速度則快得多,會侵害及壓迫附近的正常腦組織,影響腦部及身體功能,甚至危害生命。

    腦腫瘤有哪些種類?

    腦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及轉移性兩種。
    - 原發性腦腫瘤
    原發性腦腫瘤是指腫瘤在它原本的位置上不斷生長及變大,可以是良性或惡性腫瘤。腫瘤一般以原發處的細胞命名,較常見的是膠質瘤,例如星形膠質瘤,便是由星形細胞病變而成。
    - 轉移性腦腫瘤
    - 局部轉移:指惡性腫瘤由身體其他地方游離原來的地方而轉移到腦內,此情況最常見於鼻咽癌。
    - 遠距離轉移:指癌細胞經過血液轉移到腦內,形成一個或多個顱內腫瘤,例如肺癌和乳癌。遠距離轉移有時會在原發性腫瘤治療後很久才被發現,15%的病人沒有任何癌症或腫瘤病歷。

    怎樣預防腦腫瘤?

    醫學界至今仍然不清楚腦腫瘤的成因,只有少數病例相信它與先天性、遺傳或化學因素有關,因此難以預防。有專家指手提電話的幅射有可能導致腦腫瘤,但這說法有待進一步研究才可作定論。

    腦腫瘤的成因是甚麼?

    腦腫瘤的成因至今不明,但以下的危險因素有可能增加患上腦腫瘤的機會,請大家注意:
    - 年齡:雖然任何年齡的人士均有機會患上腦腫瘤,但40歲以上人士的風險較高;部分癌瘤如髓母細胞瘤幾乎只在兒童身上出現。
    - 性別:男性患病的機會率較高
    - 遺傳:家族中曾有人患神經膠質瘤
    - 接觸化學物質:因工作而接觸輻射物、甲醛、氯乙烯和丙烯

    甚麼徵狀顯示患上腦腫瘤?

    腦部不同的位置負責不同的功能,因此徵狀與腫瘤的位置、性質及大小有直接的關係,有些病人可能毫無徵狀,在身體檢查中才發現腫瘤,如大家同時出現以下幾種不同的徵狀,請盡快找醫生診斷:
    - 腦癇
    - 頭痛
    - 嘔吐
    - 四肢運動及感覺出現障礙、麻痺、半身輕癱、肢體震顫
    - 意識偏差、性格轉變、記憶衰退
    - 耳鳴、暈眩
    - 面部肌肉麻痺、疼痛
    - 吞嚥困難
    - 視力減退,出現疊影
    - 內分泌失調
    - 說話困難,表達及理解出現障礙
    - 大小便失禁

    如何檢查和診斷腦腫瘤?

    如醫生懷疑病人可能患上腦腫瘤,會替病人進行臨床檢驗、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掃描、正電子掃描、血管造影、光譜圖掃描、腦部活組織化驗等檢查,以診斷病人是否患上腦腫瘤。其中較常用的診斷方法有:

    電腦掃描
    採用放射性技術,以靜脈注射含碘的對比劑後,能顯示腫瘤的大概位置及腫瘤引起的變化。

    磁力共振掃描 (MRI)
    不含放射性物質,能清楚顯示腫瘤的詳細情況,準確度達90%,並有助日後手術時定位,及導航放射治療。磁力共振掃描特別有助於診斷星形膠質瘤,而對於顱後窩腫瘤尤其是腦幹腫瘤,亦以磁力共振掃描較準確。

    正電子掃描 (PET)
    正電子掃描主要是利用正電子的放射性同位素藥物來診斷,是偵測癌細胞敏感度最高的方法,一般建議用於轉移性腫瘤病人身上,以追蹤原發性腫瘤的位置。

    腦腫瘤有甚麼治療方法?

    治療腦腫瘤的方法主要可透過外科手術、放射或化學治療。醫生會按病人的個別情況訂定治療計劃,如病人的病情較輕微,治癒的機會高,手術風險較低的話,醫生會以根治為目的,徹底為病人消除腦內腫瘤。有些病人在手術後,還需接受一段時間的輔助性藥物或放射治療,以減低復發機會。

    主要治療方法包括:

    外科手術
    醫生會為病人進行開臚手術,切除腫瘤和周圍有可能被癌細胞侵佔的組織,這是醫治腦腫瘤的最基本方法。但當腫瘤侵入、包圍或蔓延至一些重要腦組織和神經系統時,手術的風險便會相對提高,切除腫瘤亦會更困難。有時醫生在評估病人的病情後,他可能只切除病人大部分的腫瘤,而剩餘的部分就需要利用放射或化學治療去移除。

    現時,由於微創手術日漸成熟,大幅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和精確性,為病人進行腦腫瘤的切除範圍亦不斷擴大,這大大增加病人的痊癒率和減低他們的後遺症。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是利用高能量放射元素來破壞癌細胞,防止其增生擴散,並盡量減低對周圍健康細胞的損害。近年,醫生採用較先進的放射療法,例如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技術(IMRT)、影像導航放射治療技術(IGRT)及動態式弧形放射治療(VMAT),能提升放射劑量,有效殺死腫瘤的同時,又能減低對正常組織的破壞。

    放射治療一般在手術後進行,有時也會與化學治療同時使用。它即時的風險比外科手術低,但亦有可能出現併發症,最常見的有腦水腫、脫髮、頭痛、噁心嘔吐、皮膚變紅及疼痛等。

    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是以藥物來破壞癌細胞,較常用的藥物包括「替莫唑胺」(Temozolmide)或「卡莫斯丁」(Carmustine,BCNU)。病者口服或通過靜脈注射抗癌藥物後,藥物隨血管到達身體各部位,破壞已擴散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不過抗癌藥物亦會破壞正常細胞,產生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如嘔吐、眩暈、脫髮、容易疲倦及受到感染等。

    在手術切除腦腫瘤後,醫生亦會考慮把藥物如「卡莫斯丁」植入病人的腦空腔內,直接向癌細胞釋放藥物,這樣可減低藥物擴散到其他部位,影響健康正常的細胞。

    標靶藥物治療
    標靶藥物治療是較新的治療方法,能特別針對癌細胞作出攻擊,切斷其血液供應,令它們死亡。不過大部分標靶藥物仍在臨床試驗階段,目前並未大規模使用。

    患腦腫瘤後會有甚麼併發症?

    腦部是身體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腦腫瘤的併發症可能會為病人帶來很嚴重或永久性的影響,導致他們身體出現缺陷、昏迷不醒,甚至死亡。

    另外病人也有可能出現以下的併發症,所以大家應提高警覺,不要掉以輕心:
    - 大腦認知和推理能力、記憶力衰退
    - 腦神經受損而引致視覺、聽覺、嗅覺或語言功能障礙等
    - 昏迷
    - 中風、肢體功能失調、半身不遂
    - 荷爾蒙分泌失調、腦水滲漏
    - 腦癇
    - 腦膜炎
    - 細菌感染
    - 失禁
    - 肺炎
    - 性格改變

    腦腫瘤的病人如何妥善照顧自己?

    病人應多了解自己的疾病、治療方法和手術後需注意的事項等,有助減少不必要的驚慌,以及增加治療的信心。病人亦應該坦誠告訴家人自己的病情,商量有關治療及家庭的安排,在心理上多一份支持,對病情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病人出院後,應定期覆診,有助醫生治療可能出現的併發症,或及時發現腫瘤復發,而給予適切的治療。由於腫瘤本身或治療可能令腦部不同部位受損,導致病人出現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影響聽覺、視覺或四肢的活動等,因此病人可能需要接受物理治療、言語治療及職業治療等,通過一連串的復康訓練,以幫助回復一定程度的功能。

    此外,以下一些建議對恢復健康也有幫助,大家不妨參考:
    - 維持均衡的飲食習慣,少吃刺激性的食物
    - 戒煙戒酒
    - 保持適量運動,並持之以恆
    - 學習自我鬆弛及減壓的方法,例如聽喜歡的音樂
    - 保持心境開朗

    ©2007 Alzheimer's Association. https://www.alz.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llustrations by Stacy Janis.

    資料來源: 醫院管理局 智友站

  • 腦癎症

    image placeholder

    甚麼是腦癇症?
    腦癇症是一種常見的腦部神經混亂,這種病已經在全球各地影響了很多人. 情况包含腦子的功能混亂的範圍, 共同的特徵是一系列的反覆無緣無故的發作。
    腦癇症是指患者有重複和自發性的癲癇傾向,所以會有人被診斷作為有兩個或多個重複的「病發」。發作一般是因為腦內神經細胞異常放電而引起陣發性的短暫大腦神經功能紊亂,亦令在脑细胞之間通過的正常信息臨時性混亂 。這混亂导致腦部的信息終止或混合。

    香港大概有60,000-70,000人患有腦癇症,而在全球則約有50,000,000個患者。

    腦癇症由甚麼導致?
    - 初生嬰兒本身腦部帶有缺陷
    - 生下來時腦缺氧, 精神創傷或受感染導致的腦部受傷
    - 傳染病如: 腦膜炎(腦子和脊髓液的覆蓋物的傳染), 腦炎(腦部受感染),及其他瘧疾和有小瘤狀的傳染
    - 良性或惡性瘤
    - 頭部受傷造成腦部組織的受傷
    - 遺傳因素例如塊莖硬化導致的非惡性的脑瘤
    - 中風及退化疾病例如老年癡呆症
    - 酒精或毒品上癮
    - 吃了寄生了絛蟲的食物(在亞洲都有部分案例)
    - 倘若經過多番檢查仍無法確定成因, 那麼該患者患上了自發(特發)性的腦癇症

    甚麽是發作?
    - 發作是指腦內神經細胞突然的異常放電。
    - 由於大腦是控制全身的器官,發作時患者的感覺或行為會因大腦腦癇發生的地方、範圍和速度不同而改變。因此,腦癇症的發作有許多類別,每個人的發作方式亦會不同。
    - 通常腦癇症的發作時間是由幾秒到幾分鐘不等。腦癇症的發作可能會單獨或一連串地發生。

    腦癇症發作的種類:
    腦癇症的發作可大致分為兩大類,局部性發作和全身性發作。發作的種類有40多種。

    局部性發作
    - 這種發作被稱為局部性是因為發作時只有一部份大腦受影響,即腦內神經細胞異常放電的現象只集中在腦的一部份。
    - 這種發作一般發生在颞部(即一般所說的太陽穴),或大腦額葉。
    - 局部性腦癇發作又分為簡單局部性發作與複雜局部性發作。
    - 簡單局部性腦癇發作
    - 如發作時患者的意識未受損傷,這就屬於簡單局部性腦癇發作。
    - 徵狀

    由於簡單局部性腦癇發作不會影響患者的意識,患者會知道自己在做什麽。他們的感覺可能會發生變化,嗅覺、聽覺或視覺亦可能失真或扭曲。他們可能感覺到身體的一部份(如面部、手臂或腿部)突然的、不由自主的抽搐。簡單局部性腦癇發作通常會維持幾秒到幾分鐘。
    - 複雜局部性腦癇發作
    - 複雜局部性腦癇症是指患者大腦內部的異常放電擾亂了患者的意識和知覺。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局部性腦癇發作。
    - 徵狀
    - 由於他/她患上了複雜局部性癲癇發作,會引起上的損傷,患者不會知道自己在做什麽,甚至不會有記憶。發作時,他/她可能會頭暈,混亂。又可能會出現怪異的行為,如咀嚼、重複地舔唇、 玩弄衣物或附近的物件、漫無目的地行走、情緒異常波動(如憤怒,哭泣或大笑)。
    - 患者亦可能體驗到一種模糊的、異常的、難以描述的感覺。他們可能會看到幻象,或感受到更為強烈的惶恐或興奮。他們可能不會意識到自己身處的環境并四處遊蕩。
    - 發作時間為幾秒到幾分鐘不等,有時候會持續20分鐘甚至更多。

    全腦性發作
    全腦性發作不只是影響一部份的大腦,而是整個大腦。這是由於異常的電子活動影響了整個腦部,患者發作時神智會受影響或很快昏迷。
    - 失神性發作(又稱小發作): 患者會呆視數秒,沒有反應,短時間失去知覺,通常不會跌倒。這類發作形式並不容易察覺,旁人看到以為患者在 “發白日夢”,而患者也不一定為意到自己曾出現癲癇發作。
    - 強直陣攣性發作(以前稱大發作):即通常人們提到“發作”時所指的發作類型。發作的人首先會大叫,然後便會經歷僵硬、抽搐兩個階段。首先,發作的人會全身變得僵硬,,並失去意識倒下。接著患者的手臂和腿會猛烈痙攣.。慢慢患者會恢復意識與知覺,但他們會感到無力及疲倦。
    - 僵硬性發作:當發作時,全身僵硬但四肢沒有抽搐,患者如果站著會突然跌倒在地上,通常是向後跌倒。發作時間通常持續很短而且很快復原,有機會導致頭部或背部受傷。
    - 全身軟弱性發作: 患者突然全身肌肉放鬆,跌倒在地上。這種發作持續很短時間,亦不會失去意識。但患者有時會於跌倒時撞到東西而受傷,特別是頭部。
    - 陣攣抽搐性發作:這種發作通常會大約幾秒。持續四肢突然抽搐,患者可能神智清醒或昏迷。患者通常會上半身抽搐, 但也會有下半身或全身抽搐的情形。比如有可能他們正拿著一個杯子,但突然手臂抽搐和痙攣,令杯子跌在地上。

    發作誘因
    「發作誘因」是指能導致已經被診斷為腦癇症的患者發作的東西。但‘發作誘因’不是腦癇症的根由。例如強光會誘發腦癇症,但並不意味著人們會因見到強光而患上腦癇症; 如果一個人已經患有腦癇症并發作過,強光可能會成為誘使腦癇症發作的因素之一。如果患有腦癇症的人能知道自己的發作誘因,那麼就可以盡量避免刺激,將發作的機會減到最低。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發作誘因:
    - 忘記定時服藥
    - 過度疲勞和長期睡眠不足
    - 過度興奮
    - 高度緊張
    - 攝入過量酒精
    - 攝入毒品或其他有毒物質

    一些可能的發作誘因包括:
    - 嘈雜的聲音或強光
    - 麻醉藥有時候亦會令人發作
    - 患病發燒
    - 腹瀉和嘔吐(會令藥物不能被吸收)
    - 打麻雀 (http://news.bbc.co.uk/2/hi/health/6931119.stm)

    診斷
    因為並沒有一種單獨的針對腦癇症的診斷方法,醫生(神經學家)的診斷會建立在一個全面的評價上,包括患者的癥狀、第一次發作、家族病史和多種測試方法,如腦電圖(EEG),CAT掃描,核磁共振掃描(MRI)等。醫生是患者獲得關於治療方法和有效應對措施的詳細資訊的最佳途徑。

    治療
    - 藥物
    抗腦癇藥物(AED)能穩定大腦的電活動,防止過渡活躍的電能,從而減少腦癇發作。保持血液中的藥物份量晝夜穩定亦很重要。錯誤的劑量會降低血液中的藥物份量,徒而導致腦癇突然發作。
    - 手術
    如果抗腦癇藥物沒有功效,就需要透過手術切除大腦引起腦癇的部分(例如受損的海馬體)。手術治療可能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 迷走神經刺激(VNS)
    這種治療方法通常用於那些抗藥性腦癇。迷走神經刺激不涉及對大腦的手術,但提供刺激,像起搏器般放於左胸皮膚下的位置,定期刺激在頸部的迷走神經。這會刺激大腦,有助於防止多餘的電活動,減少腦癇發作。這種治療方法雖然可以減少發作的頻率和嚴重性,但不能治愈腦癇。
    - 補充治療
    - 生酮飲食:這是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腦癇食療,20年代起流行,多用於兒童身上又或是藥物失效之時。
    - 放鬆,瑜伽,芳香療法,針灸,順勢療法:以上的治療方法沒有被證明獨具療效。它們不應該被用來代替常規治療,但可作為替補使用。

    ©2007 Alzheimer's Association. https://www.alz.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llustrations by Stacy Janis.

    資料來源: 香港啟迪會

  • 柏金遜症

    image placeholder

    柏金遜症是一種在長者所患的神經系統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平均病發年齡在六十至七十歲之間。

    成因
    可分為原發性和誘發性兩類。大部份患有柏金遜症的長者都是原發性的。其真正原因還未有一致的結論,目前知道是由於腦內部份神經系統功能受損,引致一些稱為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減少。誘發性的柏金遜症則是由於藥物(如長期服用一些止暈藥)、腦部受創、腦炎、多次中風等因素引起。

    徵狀
    - 震顫,初發時通常出現在一側的上肢,繼而影響其他肢體,最後可能影響全身的肌肉。
    - 動作緩慢,尤其在開始活動及轉變方向時最為明顯。
    - 關節活動顯得如齒輪般僵硬。
    - 其他病徵包括面部無表情、步履及語調出現變化等。

    治療方法
    - 藥物:現階段雖未有任何根治原發性柏金遜症的有效方法,但藥物能幫助控制此病的病徵,改善患者的活動能力和減輕震顫的情況,以減低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藥物通常需要長期服用,切勿自行中止服用,否則可能會令病情反覆。
    - 物理治療:肌肉、姿勢及關節的訓練可減少症狀及併發症。適當使用助行器具及正確運用轉移技巧,能令患者增加活動能力,減少意外發生。
    - 職業治療:分析患者起居生活及實際家居環境所遇到的障礙,使用輔助器材及改善家居佈置,減低患者的功能障礙,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
    - 心理輔導:患者容易有抑鬱的情況,所以家人的支持和安慰很重要。此外,照顧者亦可能因過度的壓力而感到沮喪。如有需要,應向專業人士尋求輔導。

    ©2007 Alzheimer's Association. https://www.alz.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llustrations by Stacy Janis.

    資料來源: 衞生署 長者健康服務網頁

  • 中風

    image placeholder

    中風是由於腦血管出現問題,致使腦細胞失去血液、氧氣和養分的供應,最終令腦細胞受損或死亡,繼而影響到該部分腦細胞所控制的功能,例如活動及語言機能,妨礙病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

    中風主要分為兩類
    - 出血性中風:俗稱「爆血管」,由於高血壓或腦血管疾病,例如腦血管腫瘤而導致腦血管破裂。
    - 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及閉塞或因血凝塊流到腦血管造成閉塞。

    中風的徵狀
    - 中風的徵狀視乎發生病變的位置及其損害程度而定,個別患者會有不同的病徵。常見的病徵有:
    - 局部感覺麻木,例如一邊臉、單邊肢體或身軀
    - 肢體無力,尤其是身軀單側、單肢
    - 身體突然失去平衡能力
    - 言語不清、流口水、吞嚥困難、嘴歪
    - 視力範圍減小,或眼睛肌肉失調、出現重影
    - 神志不清、昏迷
    - 其他症狀:例如突發性的劇烈頭痛、持續的暈眩

    預防中風
    中風在香港是主要的都市殺手病,老年人的中風病發率甚高,主要原因是腦血管梗塞。很多研究顯示,透過減低引致中風的危險因素,可以減低患上中風的機會的。
    - 戒煙。
    - 持之以恆地作適當運動,保持心境平和。
    - 保持均衡飲食,避免進食高膽固醇及高動物脂肪食物 。
    - 避免酗酒。
    - 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或曾患有中風者,必須定期檢查和接受適當治療,確保血糖或血壓處於正常水平。
    - 曾患有缺血性中風或心臟病,而又由醫生處方給予預防藥物的人士,應定期覆診和服藥。

    中風護理的目標包括:
    - 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重視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 增強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如中風病患者重獲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巧,減少倚賴別人,這樣既可減慢機能退化,亦可減輕家人及照顧者的負擔。
    - 保持肢體的功能,防止併發病如褥瘡、肺部感染、哽塞及肩周炎發生。
    - 中風能導致半身不遂,但憑著意志及通過適當治療,不少病人亦可重新恢復部份機能,可向專業人士求助。

    ©2007 Alzheimer's Association. https://www.alz.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llustrations by Stacy Janis.

    資料來源: 衞生署 長者健康服務網頁

  • 認知障礙症

    image placeholder

    認知障礙症是因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而引致大腦功能衰退的疾病,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和判斷能力都會受影響,部分且會有情緒、行為及感覺等方面的變化。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聯同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於2005/06的研究顯示,70歲以上的長者中,約有9.3%患有認知障礙症,男性的患病比率為8.9%,女性則為15.3%。

    病因可分為三大類:
    - 阿兹海默症 - 成因未明,可能與遺傳有關 。
    - 血管性認知障礙症 - 因多次輕微中風令腦部受損而成。
    - 其他會令患者有認知障礙症病徵的情況 - 腦積水、腦部感染、甲狀腺分泌不足、藥物中毒及抑鬱症等。

    徵狀
    - 早期 : 近期記憶力衰退, 思考能力減低。
    - 中期 : 情緒不穩,容易動怒, 日夜顛倒,四處走動, 日常生活需要家人協助。
    - 晚期 : 無法認出家人、 大小便失禁、 說話和理解力遲鈍、 完全喪失自我照顧能力。

    處理方法
    - 如有認知障礙症的病徵,應儘早請教醫生。
    - 藥物可改善早期患者的記憶力和減輕病徵,一些行為問題亦可通過治療去改善,但暫未有根治阿兹海默症及血管性認知障礙症的方法。
    - 患者可接受心理及行為治療。
    - 患者家人可以參加認知障礙症家屬支援小組,學習照顧患者的技巧,及透過彼此分享經驗,減低因照顧患者而帶來的焦慮與壓力。

    預防方法
    - 阿兹海默症並無有有效的預防方法。
    - 血管性認知障礙症可透過健康生活式,如保持均衡飲食、做適量運動、避免吸煙和酗酒,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病等,將病發率降低。

    ©2007 Alzheimer's Association. https://www.alz.org/. All rights reserved. Illustrations by Stacy Janis.

    資料來源: 衞生署 長者健康服務網頁

Close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