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家常便飯﹕自創小冬瓜沙律卷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26日 17:35
2012年08月26日 17: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今月十九日與朋友去了「彩虹有機農莊」插秧。


那天除了我們之外,還有數個義工是從本欄看到通告而到來的,有些還是一家人和小孩一起來的。


大家不同的時間來到,一班做得累了,又有一班生力軍到來接力。


插秧之餘,順道買了一個有機冬瓜,今期做個越式生冬瓜卷!

體驗插秧苦

插秧是將已發好的秧苗(大約半呎高),將三吋左右插入泥內。每條之間距離大約 20 厘米。大家都說插秧比割禾辛苦,其實不停的要彎腰還是小事,插秧的時候,田是灌滿近呎高的水的。站在田中,泥巴十分啜腳,由A去B,要將腳從泥中拔出是非常困難的事。雖然已穿了長靴,但還是覺得很狼狽。今次要插的範圍只有五畝地,非常的小規模。如果插的範圍大一點的話,這種插秧的方法,便一般都不會用,而是會用拋秧的方法。拋秧是將秧拋出田中。這些秧都是附有培養泥土的,會自然的落地生根。 再大的場甚至是用機器拋的。用這個方法便不用站在水中,輕鬆得多。


這一天的天氣很好,也不太熱,五畝田很快插好。十一月便有新米吃了。


經歷了十多年一遇的十號風球,吹掉了多個月辛苦種下的蔬果,收拾殘局之餘,還要重頭再來。還好場主的不認輸性格,未來已定下不少的大計。除了十月會有一個種士多啤梨體驗活動,場主還有新搞作,就是出品自家農場的本地有機黑蒜。


出產自家有機黑蒜

黑蒜不是天生是黑色的,是普通蒜頭經過發酵才會變黑,之前在這裏也有介紹過(《明報》2012年4月8日)。完成發酵過程的蒜頭,可以不用料理,活剝生吞,是很好的天然保健品。我們那天試過場主的新出品,一粒一粒的剝出來生吃,甜甜的,一點嗆喉的感覺也沒有,吃後大家都說沒有平時吃完蒜頭的口氣。Eddy以前是開廠的,要做一個讓黑蒜發酵數十天的保濕衡溫焗爐,一點也難不到他。今次試的是他做的第二批,整個程序已幾近完美,看來年底之前便可買到本地有機黑蒜!


走之前我們通場找,希望在頹垣敗瓦之間找到可以買回家的食材。颱風真的把什麼都吹走了,要找可以買的東西也不那麼容易。幸好Eddy給我找到了一個剛剛成熟的小冬瓜。


小小的冬瓜,用來煲湯,好像浪費了一點,便想了一個生吃的方法。曾經吃過一道生冬瓜醮梅粉吃的菜式,梅粉在一些賣台灣雜貨的店子可以找到,它的成分包括酸梅、糖、鹽等,其中一個用途是配淡口的生果,如番石榴,也有很多人愛用它來醮西瓜吃。


作者簡介

嗨!我係Agnes是生化學博士。


現今租貴加上好食材難尋,上館子反而很難吃到健康和有真味好東西,於是,我一於自己煮食。


文、圖 鄺易行

(www.goodfoodwatch.com;fb﹕Good Food Watch)

編輯 陳嘉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