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安永首次公開招股(IPO)報告顯示,本港今年新股市場集資額為1961億元(253億美元),按年下滑25%,但仍蟬聯全球第一。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預計,明年集資額仍可維持2000億元,關鍵在於集資最多500億元的金融科技公司能否最終「去馬」,否則香港明年或失落三甲。
明報記者 武君
報告顯示,今年本港有117家公司進行IPO,較去年下降3%,籌資1961億元,下降25%。其中創業板市場火熱,44家進行IPO,籌資45億元,分別較上年增加29%和67%,雙雙創2003年以來新高,但創業板首日回報就由去年的743%下降至584%,主板首日回報由5%上升至12%。
蔡偉榮表示,創業板上市公司激增,主要因監管部門擬改革創板上市規則,大量公司趕尾班車所致。對中證監要求中資參與港股基石投資時進行審批,他稱此規則一向就有,並不會對本港新股市場產生影響。
蔡偉榮:上市條例不應因個別公司改變
蔡偉榮表示,今年金融行業IPO集資佔比仍然位列第一,但明年或有幾家大型金融科技公司來港上市,集資400億至500億元,有助支持本港IPO總集資額達到2000億元。不過這些公司或面臨上市架構問題,若最終決定去美國或者A股上市,會令集資額有很大變化。
至於同股不同權的螞蟻金服釋出來港上市意圖,他稱不評論個別公司,但認為本港上市條例若因個別公司打算來上市就作出改變是不妥當,監管機構應想其他方法。
主板新股超額認購僅74% 近4年最低
報告又顯示,2016年IPO新股平均超額認購倍數為226倍,遠超去年91倍,惟主板新股獲超額認購的僅74%,為近4年最低,去年為85%。IPO首日平均回報為220%,其中主板首日回報為12%,高於去年5%;創業板首日回報為584%,低於去年743%。
2016年全球共發行1055宗IPO,共籌資1325億美元(約1.03萬億元),其中上交所集資155億美元,紐交所集資136億美元,分列第二及第三位。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