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體壇人物:肉體與意志的長征 石偉雄長青網文章

2018年09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8年09月07日 07:38
2018年09月07日 07:38
新聞類別
副刊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繼四年前的仁川亞運後,石偉雄在今屆雅加達亞運衞冕男子跳馬金牌。26歲的他在香港土生土長,小時候住在彩雲邨,自從他的出現,我們才知道原來香港體操運動員,也可以和其他體操大國如中國、日本、俄羅斯一樣,踏上亞運的最高頒獎台。
但風光背後,付出的是別人難以想像的艱辛。7歲,他就隻身到廣州參加訓練;二十年來,他絕少在香港過生日;還有他身上大大小小的手術疤痕,看見讓人心驚,他卻憑着對體操的熱愛和自身的堅毅,在香港體操這條荒涼路上,走過高山低谷,終於到達今天這片天地。
撰文:李偉圖
攝影:謝榮耀
愛上飛翔的感覺
石偉雄人生裏第一次遇見雪,在湖南,那時他11歲,在當地參加體操集訓,他在訓練館練習途中,窗外突然下了一場初雪,雪花慢慢從天空飄落,他和其他同學爭着到窗邊細看。當晚,他致電香港報平安,興奮地告訴母親,下雪了。
他的人生裏有很多第一次,都和體操有關。第一次離開香港,是7歲時到廣州訓練;第一次開生日派對,不是在麥當勞,在體育學院;第一次坐飛機,是14歲去夏威夷檀香山參加比賽;第一次入醫院做手術,是15歲時在昆明比賽頸部受重傷。體操和他的人生緊緊相連,而這一切,始於童年。
石偉雄自小和父母、兩個姐姐居於彩虹彩雲邨,母親是家庭主婦,父親是小巴司機,兒時他最愛坐父親的小巴到坪石,又會和母親到街市買餸。
「細個時去買餸,會幫媽咪拎米,左手一包右手一包,每包5公斤。」
6歲時,他在電視看到一個體育節目,看見體操健兒在空中翻騰,就嚷着要做體操。那時他在油麻地天主教小學就讀小一,每天在家中做倒立,然後用手走路,母親知道他性格好動,就帶他到油麻地的YMCA參加體操班。
「第一次跳彈床,就愛上咗空中飛翔嘅感覺。」
上了一年體操班,當時的教練覺得他有潛質,帶他到體育學院選拔,他順利獲選在體操隊跟操,一年不到就正式加入港隊。
「港隊成員最細嘅只有8、9歲,因為體操要自小開始訓練,如果唔係會直接影響日後表現。」
「最初入港隊好興奮,覺得好多嘢玩,單槓、雙槓、彈床、海綿池,全部未見過。之後第一次做到前空翻,係好開心嘅。」
廣州初嘗訓練滋味
母親年輕時曾經是田徑運動員,明白訓練重要,7歲那年暑假,決定送他到廣州跟當地體操隊集訓一個月,但母親知道囝囝性格「黐身」,決定先斬後奏。
「有一次媽咪話去買餸,我以為好似平時咁,搭一程小巴落坪石邨,嗰次好奇怪點解搭咗好耐車,媽咪放低我喺一個體育館,然後話買完餸會返嚟接我,點知一接就係一個月之後。」
時值盛夏,那時他在廣州的房間沒有冷氣,每晚一個人爬入大蚊帳中,瞓的是木板床,整整一個星期都在哭。
「嗰個年代喺廣州打電話返香港係好難嘅事,電話費好貴,每次都係傾一兩分鐘。
「我問阿媽,你係咪唔要我,我好掛住屋企,佢就話你乖啦,練習要畀心機,媽咪好快來接你。」
在廣州的日子,訓練的強度和要求比起香港都大得多,每天都要拉筋,早上6點半有早操,先跑步一個小時,然後練習到中午,午飯後繼續,直至黃昏方休 「練習好辛苦,開始知道訓練原來係咁嘅,但我算幾樂觀,每次拉筋痛一陣,有彈床玩,有得玩空翻,我好快就唔記得咗。睇返轉頭亦明白媽咪用心良苦。 之後幾年暑假,當其他同學一家大小出外旅遊,還是小學生的石偉雄就會到廣州集訓,慢慢也習以為常。這也令他的性格比同年的同學早熟、獨立。
「試問依家呢個年代,有邊個父母會將個6、7歲嘅小朋友,由一個好舒服嘅屋企,送去一個好辛苦嘅集訓環境?如果有都一定唔多。」
升上中學,石偉雄一星期練足五日。平日放學回家吃點東西,就出發到順利體操館或體院練習。比賽平均兩至三個月就有一次,本地賽事多數在星期六日,遇上海外比賽,就向學校請假一星期。每逢大型比賽前,也會到海外集訓備戰。
讀到中六,他和家人商量後,決定全心投入體操,09年他正式轉為全職運動員。
「我視體操為我終身事業,讀書幾時都可以讀,但體操唔係咩年紀都可以玩。」
倫敦奧運最低潮
轉為全職運動員後,訓練的時間和資源都增多,他的成績也不斷進步。12年倫敦奧運,他成功通過資格賽,首次獲得奧運入場券。
回港那天,記者親人老師朋友都在機場迎接他,現場一片歡樂,他喜極而泣,答謝大家支持,承諾在倫敦奧運爭取佳績。
「咁耐以嚟,我喺公開場合喊,只試過兩次,兩次都係關於倫敦奧運。」
當年他21歲,年少氣盛,自信滿滿,那年初,他剛剛在泛太平洋體操錦標賽中勇奪跳馬金牌,為倫敦奧運打了一支強心針。
結果,他在預賽中全面失準,兵敗如山倒,犯的都是一些不可原諒的低級錯誤,最擅長的跳馬,落地時更整個人摔坐到地上。
「我覺得自己一定攞到牌,不單自信,仲係自大,可能因為咁,好多嘢疏忽咗,好多失誤。」
賽後他在現場接受訪問,在鏡頭前哭不成聲,不停說對不起。
他的人生跌到谷底。
「去之前,個個都話石仔第一次參加奧運,有機會攞牌,個個捧到你上天,但一夜之間,就由好高跌返落嚟。
「奧運之後,冇人會提石仔呢個名,冇人會記得我以前係點,只會記得我衰咗。」
在此之前,每次大賽完畢,他最多只會請一兩天假,然後就再次投入訓練,倫敦奧運之後,他請了一個月假,每天留在家中,甚麼人也不見。「嗰陣時一聽到人提起2012、奧運呢兩個字,我就會發脾氣。」
親人好友紛紛安慰,但他無動於衷。
「好多人安慰我,但佢哋唔明白嗰種痛苦同心痛。一個運動員最渴望嘅舞台,最終竟然失敗收場,而且係衰到貼地,我過唔到自己嗰關。」
他性格好勝,但倫敦奧運徹底摧毀他的自信,他像一隻受了傷的小獅,躲在叢林深處不願出來。
幸有良師助我
這個時候,他的烏克蘭教練Sergiy Agafontsev,一手將他從黑暗處拖出來。
「嗰時我諗過退役,復操之後次次練一陣就話攰,坐埋一邊唔想做,佢就不停喺我傷口處灑鹽,不斷痛罵我,話我係loser。」自升中後,Sergiy一直都是石偉雄的教練,15年來相伴左右,他熟知石偉雄的脾性,每次鬧他,總是毫不留情,整個場館都聽得見。
「最初好委屈,但你越話我唔得,我內心始終唔想衰畀你睇,於是慢慢開始搵返自己嘅感覺同節奏。」
Sergiy作風嚴厲,在石偉雄眼中,他既是教練,是朋友,也像父親。
每年10月石偉雄的生日,大都遇上海外比賽或集訓,很少在香港度過,Sergiy總會在生日當天,為他準備生日蛋糕。而且衣食住行,也樣樣關心。
「佢會好緊張你,好照顧你,唔係淨係體操,例如佢會叫你唔好食杯麵,要食得健康啲;訓練期間落緊雪,我哋要出一出去,會經過露天地方,佢會叫你上去着返長褲先;夜晚見到我打機,會叫我唔好打咁夜。」
06年他在昆明參加全國青少年錦標賽,落地時有人拍照開了閃燈,他一時分神失去平衡,頸部着地重創,回港後即時送到醫院檢查,發現頸有幾節軟骨變形移位,還有碎骨,差一點就可能半身癱瘓。
那時他只有15歲,第一次做手術,手術後足足一個月,他終日躺在床上,不能落床,看着全身肌肉萎縮,過往的練習全部白費。父親要揸小巴開工,一直留守床邊的,除了母親,就是Sergiy,他大小便換尿壺甚麼都幫忙,直至徒弟康復出院。
葡萄成熟時
倫敦奧運一役,挫掉了石偉雄的氣燄棱角,讓他懂得用平常心面對賽事。走過低潮,兩年後的仁川亞運,他卻迎來人生第一個高峯,成為香港體操史上,首位亞運金牌得主。
16年巴西奧運,出發前四個月,他右肩筋腱勞損性撕裂,手痛得連舉也舉不起,勉強食止痛藥打類固醇針,忍痛參加資格賽,最終再次與奧運獎牌無緣。
回港後他即時接受手術,在右肩開了5個微創手術的切口,修復斷裂的筋腱,再用一年時間慢慢完全康復。
高低起跌,今年的雅加達亞運,他再次奪得男子體操跳馬金牌。
「其實冇想過衞冕,唔想畀自己太大壓力。可能經歷多咗,人大咗成熟咗,開始明白好多事不由人,盡晒力,就唔好諗太多。」由6歲開始,一路走來,20年的光陰,回想自己的運動員生涯,有何總結?
「一個運動員,訓練需時好長,體操最少都要訓練8年至10年,仲要由好細個開始,先至見到成績。」
「所以呢個係好長途嘅努力,好睇你嘅意志力。我要多謝好多人,家人、所有教練、體院、總會、好多好多人嘅支持。香港運動員,無論佢有冇成績都好,全部都值得尊重。」
訪問尾聲,攝影師要求拍攝他身上的手術疤痕,翻起上衣,頸、腰、右肩,都是多年受傷的印記,值得嗎?
「我只會擔心自己玩唔到體操,唔太擔心傷患。」
「我諗做得運動員,都一定具備一樣嘢,熱誠,即係你對嗰種運動,有幾鍾意?有幾堅持?你唔鍾意就唔會堅持。」
「體操帶畀我好多,第一次聽到掌聲,攞到自己嘅獎牌,第一次知道咩係人情冷暖,第一次開心嘅眼淚,好多好多經歷。」
「如果問我有咩犧牲,可能係童年時少咗同屋企人相處嘅時間,同埋每日放學就要去練習,冇得睇卡通片,記得嗰時有套四驅兄弟,只係聽身邊同學講,我係好後期,先出去租碟返嚟睇。」
差點忘了,他是愛車之人,18歲就考了車牌,難怪一套四驅兄弟卡通,會讓他耿耿於懷。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