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公立醫生7年缺229人 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09日 05:59
2011年03月09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醫院管理局的內部文件披露,由2010年至2016年這7年,醫管局平均每年短缺33名醫生(約為每年公立醫生需求的十分之一),至2016年醫生累積短缺數目高達229人。就算兩家醫學院即時增加醫科生名額,也要7年後才有醫科生畢業,遠水難救近火。按照醫管局文件推算,近期備受關注的公立醫院人手不足問題,現在才剛剛開始。

醫管局研議多招應對,包括﹕

(1)將合約醫生轉為長期受僱;

(2)招聘海外醫生;

(3)彈性聘請兼職醫生;

(4)延長退休年齡;

(5)增加晉升機會減少流失;

(6)改革醫生工時;

(7)伺機向私人醫療市場反挖角;

(8)推行公私營合作,外判部分服務;

(9)增加醫科生名額等。

然而,這些措施的效果尚未顯現,而屯門醫院內科醫生人手嚴重短缺,已引爆了醫生荒的問題。

鑑於人口老化,以及醫療服務需求不斷增加,醫管局早已預料到醫生人手供應必須增加,才能維持日後的服務需求。醫管局去年5月擬定了一份醫生人手規劃文件,規劃計算至2026年;有關文件曾在醫管局內討論,並成為醫院管理層執行醫生人手政策的指導綱領。

尚未計算新醫院人手

文件根據服務需求,估計醫生人手會由2008年需要5035名,增至2016年需要5839名,2021年6248名,2026年6749名,平均每年增幅為1.6%,是人口增長率0.8%的一倍。但文件亦指出,2010至2014年間本地培訓的醫科畢業生只得250人至280人。政府看到醫生人手短缺問題後,已調整港大和中大兩家醫學院的醫科生名額,增至每年320人,但首批要2015年才畢業。

文件指已知新畢業醫生人數,不能補充醫生退休以及醫生離職的人數,供求明顯出現失衡。文件預測由2010至2016這7年內,每年平均有33名醫生短缺,醫生短缺的情况會愈來愈嚴重,至2016年醫生短缺人手更累積至229人,而之後有否短缺,則視乎醫學生名額會否進一步增加及增加多少。

據悉,上述人手預測尚未包括未來幾年陸續有新的公立醫院如天水圍醫院、兒童醫院及腦科醫院落成,會造成新的醫生人手需求;還有廣華、聯合、瑪麗等龍頭醫院重建後,擴展服務所需的醫生人手;以及今年底起政府將陸續批出4幅土地興建新的私家醫院所需人手(見下表)。

進一步海外招聘

文件列出了一系列紓緩人手短缺的對策,包括延後現有醫生的退休時間,容許他們離職後彈性回巢兼職等。醫管局又會在英國、澳洲等地登招聘廣告,以期吸引更多海外醫科畢業生回流,2009/10年就吸納了20名海外生加入醫管局。據了解,政府擬在明年再增加100個醫科生名額,平均分配給兩家醫學院。

明報記者 談誦言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