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弱學生支援少 多讀一年添挫敗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11日 15:00
2011年05月11日 15: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面對新高中學生退修潮,學友社社長兼中大校友會聯會張煊昌中學校長伍德基認為,問題源於教育局設計課程時過於理想,重點放在優異生取得國際認可和銜接大學,對能力較弱的學生支援較少,但讀書年期卻較會考多一年,增添學生挫敗感,唯有被迫退學或退修。

新舊學制最大分別在於讀書年期和無法升學時的出路安排。舊制下學生讀兩年會考班,一旦成績失意,可轉讀文憑或循副學士升學,另由於會考課程與初中較接近,學生較易應付。

中途退學出路不多

新制下,學生一升上中四,便要展開為期3年的高中課程,選修科的程度相當於高考,未經公開試洗禮的學生,適應將更難。學生一般要待至中六畢業,才有較多出路選擇,在中四或中五中途棄讀的學生,出路不多。

伍德基說,學生棄考文憑試數據反映新學制不適合能力稍遜的學生,「這批學生以往只想取得中五畢業資格,即可轉讀其他課程,但新學制下要待至中六,而且課程內容過於艱深,學生唯有退修」。他認為,目前教育局不鼓勵學生只修讀一個選修科,無顧及學生實際需要,強迫學生修讀兩個選修科只是浪費公帑。

中學﹕退選一科學生成績躍進

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校鄭德富說,該校今年有一成中五學生因成績問題,經與學生和家長商討後決定「棄車保帥」,退修一科選修科,部分退修學生全級排名即急升30至40名至中游位置,可見「要中四學生在毫無基礎下直接學習預科程度內容,令學生感到很吃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