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每日新知

示威者自製「林鄭賊婆滾蛋」道具表達不滿。易仰民攝遊行市民促林鄭月娥及李家超將引渡法案改為針對台灣的一次性安排。梁志永攝參與遊行的小孩高舉示威標語,促林鄭月娥下台。黎樹雄攝
【蘋果日報】「如果香港人主流意見令我冇辦法再擔任行政長官,我係會辭職」,特首林鄭月娥硬銷中港引渡惡法後,要求她下台之聲昨日縈繞於遊行隊伍之中。多名參與遊行的市民批評林鄭月娥無視港人的意願以及利益,…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_e123_X_KLhM_1556468722_4528
【蘋果日報】 許多地方的機場股都有上市,估值都不算低。悉尼機場(澳SYD) 、泰國機場(泰AOT)及奧克蘭機場(新西蘭),今年平均預測PE高達38倍。經營海南島美蘭機場的瑞港集團(357),…
財經 2019年04月29日
民主派議員揚言已有「頴爛塊面」與建制派硬碰的心理準備。董立華攝
【蘋果日報】立法會周二將會再度召開《逃犯條例》法案委員會選出正、副主席,據了解,民主派議員在上周五開會後,決定要盡全力阻止立法會於下次、即周二的會議選出正、副主席,甚至不惜「頴爛塊面」與建制派硬碰,…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巿民黃女士批評,硬推送中惡法的林鄭月娥應「成家大細搬晒返去」。
【蘋果日報】惡法陰霾籠罩,有港人自稱「我被林鄭煽惑上街」。巿民黃女士稱被特首林鄭月娥煽惑才參與遊行,「佢話條條例係好,佢個仔都走咗去外國啦,咁好點解唔成家大細搬晒返去(內地)?咁好做,佢辭職得喇!」…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署理行政長官張建宗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
【蘋果日報】【反惡法大遊行】 【蘋果日報】屁股指揮腦袋,湯家驊或是一例。03年曾上街反對《基本法》23條立法的資深大律師湯家驊,16年後搖身變成行會成員,連帶對遊行的意義也有新看法。他昨稱反對修訂《…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遊行隊伍於晚上7時許到達立法會示威區。梁志永攝警方多次阻擋遊行隊伍前行,市民不斷大叫「開路」,最終衝破防線。何柏佳攝
【蘋果日報】昨午的「反送中,抗惡法」遊行共有13萬人參與,警方亦不敢怠慢,動用大量警員戒備。 遊行隊伍原定下午4時由銅鑼灣東角道出發,行至立法會示威區。惟兩小時前已有警員在銅鑼灣港鐵站內駐守,…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盧偉聰期望盡快通過修例。政府新聞處圖片
【蘋果日報】觸發港府修訂《逃犯條例》的香港少女潘曉穎在台灣被殺案,涉案男疑犯陳同佳返港後被捕,遭控以四項洗黑錢罪,案件今日判刑。警務處處長盧偉聰昨日指,警方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已盡力處理案件,…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持續有中美洲移民由危地馬拉進入墨西哥國境。美聯社
【蘋果日報】梵蒂岡前日發聲明指,教宗方濟各透過教會一個慈善基金,捐出50萬美元(390萬港元),援助那些在墨西哥、希望到美國的中美洲移民。 盼赴美 滯留墨西哥 慈善基金「伯多祿便士」(Peter's…
國際 2019年04月29日
畢菲特打算用千億美金回購自己股份,因為巴郡仲抵買過標普500指數。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 股神畢菲特苦無收購對象多時,於是打算用千億美金回購自己股份好過,因為巴郡仲抵買過標普500指數。大型資產管理公司GMO創辦人Jeremy Grantham講到,由於依家股票估值太高,…
財經 2019年04月29日
有建制派人士認為,目前最大變數是今日陳同佳(圖)案判刑結果。資枓圖片
【蘋果日報】反《逃犯條例》修訂出乎意料有13萬人參加遊行,建制派對此有不同分析,有人認為目前最大變數是今日陳同佳案判刑結果。有建制派認為陳若即時獲釋,政府也許要放慢腳步;但政府若企硬修例,…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互聯網圖片
【蘋果日報】郭富城最近為內地綜藝節目《創造營2019》擔任導師,有學生表示力不從心,城城即以自己的膝蓋韌帶斷裂受傷經歷開導學員,更慨嘆現在的人不能吃苦:「只要對工作熱愛,哪怕站不起來,還是有意志去做…
娛樂 2019年04月29日
送中惡法激起民憤,13萬人昨走上街頭,用行動向極權說不。陳善南攝2003年50萬港人上街反對23條立法,事隔16年,怒火再現街頭。遊行市民高舉被綁起的雙手,象徵送中惡法束縛港人。何柏佳攝小朋友舉牌抗議,為我城出一分力。何頴賢攝即使行動不便,長者也堅持上街,守護香港。林鄭賣港求榮,市民焚燒其肖像洩憤。馬泉崇攝遊行至晚上,市民怒氣未消,希望「升級」圍立會,逼政府撤回惡法。
【蘋果日報】【反惡法大遊行】 2003年,50萬人走上街頭,不見不散,反對23條惡法,港人用腳步展現人民意志,叫特首辦內碎膽,讓口號呼喊出滿腔怒火,直教北京天庭驚心,最終惡法被擱置,老董腳痛下台…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北京師範大學學生程真是學聯基金最巨額的單一營救個案。封存30年的學聯基金財政紀錄首曝光,顯示當年籌得逾千萬元聲援民運。學聯基金運作保密,審批撥款時議程以「Project」作為代號。蔡耀昌
【蘋果日報】【六四30年】 30年前北京天安門屠城後,一批被中共通緝或迫害的民運人士大逃亡,當年未受北京干預的香港成為中轉站,經香港「地下通道」(即後來所指的「黃雀行動」)出走外國的人極多,…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王軍濤因被朋友出賣,導致學聯營救行動失手。
【蘋果日報】獲學聯基金撥款營救者中,部份是「黃雀行動」的目標。已故支聯會主席司徒華總結「黃雀行動」時曾形容效果非常好,約400、500人獲救助,只曾失手一次,就是營救王軍濤及陳子明,「在湛江,…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互聯網圖片
【蘋果日報】任職保險業高層的連炎輝因為生意額破紀錄,豪請200位好友到泰國曼谷旅行,當中包括盧海鵬、戚美珍、賈思樂、廖安麗、吳夏萍、監製潘嘉德及時裝設計師馬偉明夫婦等。…
娛樂 2019年04月29日
今次印尼大選同時選總統和多級別議會。路透社
【蘋果日報】印尼在4月17日大選後,點票工作仍在進行中,中央選舉委員會昨宣佈「270位選舉工作人員在大選點票期間死亡」,大部份均死於長時間工作過勞,另有1,878人因工作患病。 合併選舉 選票多五倍…
國際 2019年04月29日
港股市寬顯著轉弱,五一黃金周是主要關鍵之一。 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 看官一見條題,以為魏力準備將近日跌市歸咎於「秋官效應」?非也。那麼,跌市是否因為「五窮月」在即?相信關係也不大。當五窮遇上秋官,近日通街都在講,也就不妨借用一下,當呃多兩個點擊也好吧,…
財經 2019年04月29日
_e123_gJVyQg_a0903a
【蘋果日報】我們北京市的公安力量並不多,所以只起個阻擋作用。但同學們也可以深思一下,最後我們沒有阻擋成功,為甚麼?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學生。 ——1989年的今日,…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六四紀念館重開第二日,五名男子試圖帶膠凳硬闖抗議,其中一人(右一)更指走廊屬公眾地方拒絕離開。六四紀念館提供圖片
【蘋果日報】六四紀念館遷至旺角新址重開首周已連日遭挑戰。繼本月初重開前遭刑毀,重開第二日(27日)又有五漢欲攜膠凳硬闖館內抗議。館方昨明顯增派人手,配合參觀新策,於保安處向有意參觀者派發訪客證,…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賊人身穿連帽長袖衫褲,取走收銀機錢箱。閉路電視截圖
【蘋果日報】長沙灣一餐廳昨凌晨遭獨行賊人潛入爆竊,拆走一部價值約1.8萬元收銀機,並偷去約400元現金。餐廳負責人昨晨開門營業時揭發事件,警方正追緝竊賊歸案。 負責人發現電閘被撬…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救出的狗隻骨瘦如柴。張家豪攝
【蘋果日報】【坪輋狗場虐畜案】 【蘋果日報】打鼓嶺坪輋一狗場前日揭發虐畜案件,邊界警區重案組探員聯同漁護署及愛護動物協會數十人員,昨續在狗場展開拯救行動,一連兩日已救出全部110隻貓狗,…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前藝人吳啟明前晚乘坐由司機駕駛的中港車牌私家車時,司機疑入錯線在中環—灣仔繞道內逆線行駛。互聯網吳啟明一輛掛中港牌的私家車昨日失事衝入墳場撞毀多個墓碑。
【蘋果日報】【大地任我行】 【蘋果日報】現已從商的前藝人吳啟明前晚乘坐由司機駕駛掛有中港車牌的私家車,於中環—灣仔繞道疑入錯線致逆線行駛,險象環生,引起公眾譁然。吳啟明指已呼籲司機自首,…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在該12條遠足徑進行垃圾統計,共撿拾到4,664件垃圾。江俊豪攝
【蘋果日報】旅發局於去年底推出的《香港郊野全接觸》推廣香港12條遠足徑,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在該12條遠足徑進行垃圾統計,共撿拾到4,664件垃圾,發現食物塑膠包裝、膠樽和紙巾佔的比率為頭三位,…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中資銀行以投資掩飾保證金貸款安排,玩法並不簡單,在金融創新方面,香港人真的是「識條鐵」!資料圖片
【蘋果日報】 恒指在30000點牛皮了一段時間,多次嘗試衝上都無功而返,若衝極都唔破,大家就要小心,如果貿易戰談判沒有意外驚喜,策略師便會向下炒,還記得筆者去年六月的「炒極唔上 只能炒落」。…
財經 2019年04月29日
_e123_0MuzJY_29ec3p3a
【蘋果日報】吳日言前晚到海洋公園出席關注思覺失調活動,丈夫Barry亦有同行,她表示成為媽媽後工作相當忙碌,要照顧女兒又要幫丈夫打理外賣食店,自己又有意再追多個小朋友,她說:「因為想畀囡囡多個伴,…
娛樂 2019年04月29日
三位無家者興叔、阿榮及Maymay的故事,均會收錄於《無家者生活誌》一書中。黎樹雄攝興叔近年開始畫油畫,希望能拍賣出去並租單位供露宿者入住。社區組織協會提供圖片/雷日昇攝阿榮2015年終下定決心戒賭,希望能為人生帶來改變。Maymay積極參與社會事務,並加入不同聯席及自助組織。
【蘋果日報】「每一個街頭的他,都有一段故事……」繁華大城市的角落裏,居住了一群無家可歸的人,散落在城市的不同角落,有人露宿在碼頭、有人流連在網吧、也有人在凌晨的快餐店裏,伏在桌子上休息。…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德仁將於後日即位,接替父親明仁成為新任日本天皇。靖國神社供奉14名甲級戰犯,被視為軍國主義象徵。周志堅攝倉田徹教授
【蘋果日報】【《蘋果》記者佘錦洪東京直擊】 如果說昭和代表戰爭,平成大概就是和平。日本天皇明仁將於明天下午在東京皇居內進行退位儀式,為31年的立憲君主生涯畫上句號。幼年經歷戰火、深諳兵災殘酷,…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日本律師一瀨敬一郎自1995年起為日軍侵華事件受害者義務與日本政府打官司。保釣行動在中環放置慰安婦像,成員曾健成批評日方從未就侵略道歉。
【蘋果日報】代表日本國家精神的天皇正走在和平道路上,但掌控國家機器的日本政府恐怕正與和平越走越遠。有一直關注日本侵略史實的日本律師,斥日方從無反省戰爭過失,擔憂右派長期執政會將國家引領向戰爭。…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德仁2014年時在母校學習院大學的校友音樂會上演奏中提琴。 資料圖片德仁繼位後將採用新年號「令和」。資料圖片德仁(中)自小已由日皇明仁及美智子帶大,一反日本皇室傳統。苦追七年,德仁於1993年6月如願將雅子娶進皇室。資料圖片德仁去年曾擔任殘奧視障馬拉松選手道下美里(左)的陪跑員。資料圖片有「超級公主」之稱的愛子,學業成績優異之餘,從小已展現運動潛能。       資料圖片德仁興趣多多,登山遠足是嗜好之一。
【蘋果日報】高齡85歲的日皇明仁退位在即,是日本皇室200年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 新日皇德仁5月1日即位,年號「令和」本月1日公佈, 頓時成為日本最熱門話題。59歲的德仁從小學習「帝王學」,…
港聞 2019年04月29日
內地影視業被當局一再箝制,加上中國經濟放緩,《復仇者4》這陣子大賣,正好為內地影視業雪中送炭。 互聯網圖片
【蘋果日報】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上映未夠一星期,內地票房已達20億元人民幣(下同),高佔全球市場票房一半以上。中國人超愛美國荷李活電影,就算中美正在打貿易戰,但為看漫威終極戰,…
財經 2019年04月29日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