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健康焦點

老友記接種新冠疫苗要知道的五件事
新冠變種病毒來勢洶洶,長者接種疫苗急不容緩 免疫力較弱的人例如長者及長期病患者都較容易受到新冠病毒感染,受感染後病情亦會較嚴重。再加上新冠病毒出現變種,…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燕窩不及炸魚薯條? 腦退化拒進食 或因念舊忘新
【明報專訊】 認知障礙症病人的胃口常有改變。因為認知障礙的關係,病人無法留下新近的記憶,有些只記得年輕時的事物和感受,因而直接影響對食物的愛惡。 對於認知障礙症患者,…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晨運「儲」褪黑激素 晚減水分吸收 順應銀齡生理時鐘 夜夜好眠
【明報專訊】一天之中,我們做得最多的事情究竟是什麼?寫字、讀書、步行、煲劇、運動、食飯、瞓覺?想清楚,答案應該是最後那一項——睡覺。 睡眠十分重要,佔人生三分之一時間。…
疫情資訊 多個檢測點設派籌機可上網查叫籌地點
為減少輪候人流,多個檢測點已陸續設置派籌機試行即場派籌,需要市民前往檢測中心的派籌機取籌並回家等候。已在這些派籌機取得籌號的市民,可在社區檢測中心網站的「大型採樣站—籌號排隊狀況…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Omicron 橫行自求多福法
理論上所有六十歲或以上都是較髙危,自救方法是: 1. 有慢性疾病要管控好 2. 吃藥 3. 做量度血壓血糖 4. 打齊三針疫苗 5. 管理好家傭 (…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拒做廢老 三健迎黃金期
【明報專訊】現代人愈來愈長命。長命不是在乎活得久,而是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自我標籤為『廢老』,覺得生命在倒數,不再嘗試新事物,不再做任何事,我們豈不是提早放棄生命…
痛不痛由您? 長者痛症緩解服務即將推出
你知道嗎?根據世衛統計,每五名成年人就有一人患有慢性痛症。痛症不但令身體承受痛楚,更有可能衍生情緒及其他身體機能方面的問題。 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整理黃霑書房15年 吳俊雄盡心寫香港故事
【明報專訊】學者做學問,有時予人立於象牙塔內之感,與普羅大眾隔着一道江河。 以「梁款」為筆名的64歲學者吳俊雄,大半生追着本地流行文化浪潮走,年輕時最愛流連旺角,研究對象是麥嘜…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無立持久授權書 有樓也貧困 中風失智 富翁白捱窮
【明報專訊】為老來做準備:為什麼立「持久授權書」比立「遺囑」更重要呢? 命不該絕時,就是死不去。誰人能夠確保餘生不會中風、不會腦創傷、不會患認知障礙症呢?萬一你喪失精神行為能力…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三人談:黃金年代同時種下衰退潮
【明報專訊】老人科醫生梁萬福、前公關一哥盧炳松、流行文化研究學者吳俊雄(梁款),3人同屬戰後嬰兒,經歷過貧困艱苦,接受教育向上流動,人生軌迹正好與香港的發展重疊,一同成長。…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晨運「儲」褪黑激素 晚減水分吸收 順應銀齡生理時鐘 夜夜好眠
【明報專訊】一天之中,我們做得最多的事情究竟是什麼?寫字、讀書、步行、煲劇、運動、食飯、瞓覺?想清楚,答案應該是最後那一項——睡覺。 睡眠十分重要,佔人生三分之一時間。…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 舊書盡送走 人為我城留 書送快樂創辦人:昏暗中尋慰藉
【明報專訊】這一年來,香港社會動盪不斷,應去應留?如何計劃未來數年,以至數十年的人生?再長遠、再實在的計劃,在時代巨輪下,也可頃刻碎為沙石。面對港殤處處,情緒崩壞也漸見普遍。…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  在家離世路崎嶇 支援足夠有得揀
【明報專訊】到了人生下半場,大都曾面對親友死亡,我們亦會離開這世界。當生命去到盡頭,現在多了一些昔日不存在的「選擇」。 現今晚晴照顧可以根據自己意願下決定,…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 三寶五道 晚晴不留憾
【明報專訊】肉體上痛楚,可以用藥物及各種方法紓緩;心靈上的痛,我們所能做到的卻是有限。 臨終者牽掛、痛苦、掙扎、慌惶;喪親者悲傷、歉疚、忐忑、遺憾。要走的人不忍離開,…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 年過50 作好準備為生命自決 做齊 「三寶」安心打疫苗
【明報專訊】一個晚上,接二連三收到親友來電,都是詢問有關「老來三寶」。 「三寶」即:遺囑、預設醫療指示和持久授權書。「遺囑」是死後對遺產或其他事務的指示安排。「預設醫療指示」…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拯救老花眼 盼患白內障?
【明報專訊】「噢,醫生,我仲未有白內障!幾時先有白內障啊?幾時先可以做白內障手術啊?」提問的並非我的病人,而是我太太;相信醫生也奇怪,怎會有人希望患白內障呢!…
【肺炎球菌病從何來? 】
肺炎球菌常見於上呼吸道,即使健康人士亦可以係肺炎球菌嘅帶菌者!肺炎球菌主要透過飛沫或口腔接觸直接傳播;或透過接觸受呼吸道分泌物污染嘅物品間接傳播。 ​ 想預防肺炎球菌?…
天寒地凍要小心
由於長者調節體溫的機能日漸衰退及皮下脂肪減少,所以每當天氣轉寒,便較容易因體溫下降而感到不適;若體溫有較大幅度下降時,便有導致低溫症的危險。此外,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病如哮喘的長者,…
【食安焦點話你知・「以水存養」進口生蠔的危機】
養魚養龜大家都聽聞過,「以水存養」進口生蠔又是什麼概念呢?   #食安仔 留意到有進口商將一些預備出售的進口生蠔,重新浸入鹹水缸內存養,…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 退而不休社工孖寶 開「士多」助基層「窮得有希望」
【明報專訊】民社服務中心(民社)由兩名退休社工伍杏修和梁錦滔經營,服務低資源、貧困家庭。   兩人相識數十年,大學畢業後在同一機構實習,後來成為鄰居,…
「醫生與你 - 梁萬福醫生健康專欄」識揀體檢 享健康長糧
【明報專訊】終於退休啦!身體是自己最大資產,要做什麼身體檢查才可保健康?    50歲後,應每3個月量度血壓,每半年驗測血糖,每1年驗測血脂。另外,…
【餐桌搜查線.果仁花生友注意】
看戲吃花生相信好多人都試過。#食安小隊 提提你,食還食,還是要先看清楚營養標籤上的資料和控制進食的分量。 有機構抽取了市面多款花生和堅果(杏仁、腰果、合桃等)…
【買大閘蟹要認「證」(附食蟹貼士)】
正值大閘蟹當造季節,#食安仔在此再次提醒各位,無論是在實體店還是網上購買大閘蟹,一定要光顧可靠及領有介貝類水產動物(大閘蟹)售賣許可證的商戶,保障自己和家人。有關許可證的條款規定…
【清洗水果貼士】
水果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當水果接觸到存在於泥土、水或者動物糞便中的有害微生物(例如細菌、病毒),就可能受到污染。 另外,水果亦可能在配製或者貯存過程中受到污染。…
【心安食堂 • 唔好亂摘「野」食】
雖然不少人喜歡吃芋頭,但千萬不要把芋頭和行山時常見到的野芋認錯呀!   野芋(又名海芋)和芋頭的葉表面上都是大大塊的倒心形,但是野芋的葉和根都含有大量草酸鈣晶體,…
【三高‧疫苗】有營生活,專家話你知!
大部份都市人都會面對三高問題。「三高人士」患上糖尿病風險以及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都會比正常人高。 有人擔心「三高人士」接種新冠疫苗出現嚴重副作用的風險都會增加。…
秋風初起 轉季健康問題大檢閱
踏入十月,天氣漸漸由夏季的炎熱潮濕,轉變成秋季的清涼乾燥。氣溫和濕度的轉變有可能影響免疫系統運作,容易造成呼吸道和皮膚不適。此外,不少人都會在秋季期間出現精神疲倦、做事乏力等「…
秋風送爽! 有「營行」山更健康
詳情: 秋高氣爽,天氣不再濕熱,是郊遊行山的好季節。行山不但可以減壓放鬆,還能強身健體,有助瘦身、降「三高」和維持骨骼及肌肉健康。運動之餘,亦要配合健康的飲食才能行之有效…
長者體能活動計劃指南
開始體能活動計畫永遠不會太晚。長者多做不同的體能活動有助多方面改善健康;包括改善肌肉和骨骼健康、心肺功能及體脂狀況;預防跌倒、骨質疏鬆、活動能力下降、高血壓、二型糖尿病、…
【餐桌搜查線 • 餅乾解碼】
在許多人心目中,餅乾比起薯片、朱古力等較為健康,可成為家中或者辦公室的常備小食。 最近有機構進行的調查指,部分餅乾樣本含有加工污染物。難道以後正餐之間感到飢餓只可以飲水?…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