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焦點
【明報專訊】認知障礙症患者數目在全球快速增長,患者數目不斷飈升。此症暫時仍然沒有藥物根治。但是疾病的危險因子早已知曉。患有心血管疾病、三高(即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吸煙、飲酒…
近日超市的貨架經常被搶購一空,全因大家擔心香港會「封城」,才大量購買作儲備。但實際上每天大家所需的營養及食物有限,買多了只會造成浪費,不如一同了解長者正常所需的營養及食物份量吧…
【明報專訊】 認知障礙症病人的胃口常有改變。因為認知障礙的關係,病人無法留下新近的記憶,有些只記得年輕時的事物和感受,因而直接影響對食物的愛惡。
對於認知障礙症患者,…
【明報專訊】一天之中,我們做得最多的事情究竟是什麼?寫字、讀書、步行、煲劇、運動、食飯、瞓覺?想清楚,答案應該是最後那一項——睡覺。
睡眠十分重要,佔人生三分之一時間。…
為減少輪候人流,多個檢測點已陸續設置派籌機試行即場派籌,需要市民前往檢測中心的派籌機取籌並回家等候。已在這些派籌機取得籌號的市民,可在社區檢測中心網站的「大型採樣站—籌號排隊狀況…
理論上所有六十歲或以上都是較髙危,自救方法是:
1. 有慢性疾病要管控好
2. 吃藥
3. 做量度血壓血糖
4. 打齊三針疫苗
5. 管理好家傭 (…
【明報專訊】現代人愈來愈長命。長命不是在乎活得久,而是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自我標籤為『廢老』,覺得生命在倒數,不再嘗試新事物,不再做任何事,我們豈不是提早放棄生命…
你知道嗎?根據世衛統計,每五名成年人就有一人患有慢性痛症。痛症不但令身體承受痛楚,更有可能衍生情緒及其他身體機能方面的問題。
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
【明報專訊】學者做學問,有時予人立於象牙塔內之感,與普羅大眾隔着一道江河。
以「梁款」為筆名的64歲學者吳俊雄,大半生追着本地流行文化浪潮走,年輕時最愛流連旺角,研究對象是麥嘜…
【明報專訊】為老來做準備:為什麼立「持久授權書」比立「遺囑」更重要呢?
命不該絕時,就是死不去。誰人能夠確保餘生不會中風、不會腦創傷、不會患認知障礙症呢?萬一你喪失精神行為能力…
【明報專訊】老人科醫生梁萬福、前公關一哥盧炳松、流行文化研究學者吳俊雄(梁款),3人同屬戰後嬰兒,經歷過貧困艱苦,接受教育向上流動,人生軌迹正好與香港的發展重疊,一同成長。…
【明報專訊】一天之中,我們做得最多的事情究竟是什麼?寫字、讀書、步行、煲劇、運動、食飯、瞓覺?想清楚,答案應該是最後那一項——睡覺。
睡眠十分重要,佔人生三分之一時間。…
【明報專訊】這一年來,香港社會動盪不斷,應去應留?如何計劃未來數年,以至數十年的人生?再長遠、再實在的計劃,在時代巨輪下,也可頃刻碎為沙石。面對港殤處處,情緒崩壞也漸見普遍。…
【明報專訊】到了人生下半場,大都曾面對親友死亡,我們亦會離開這世界。當生命去到盡頭,現在多了一些昔日不存在的「選擇」。
現今晚晴照顧可以根據自己意願下決定,…
【明報專訊】肉體上痛楚,可以用藥物及各種方法紓緩;心靈上的痛,我們所能做到的卻是有限。
臨終者牽掛、痛苦、掙扎、慌惶;喪親者悲傷、歉疚、忐忑、遺憾。要走的人不忍離開,…
【明報專訊】一個晚上,接二連三收到親友來電,都是詢問有關「老來三寶」。
「三寶」即:遺囑、預設醫療指示和持久授權書。「遺囑」是死後對遺產或其他事務的指示安排。「預設醫療指示」…
【明報專訊】「噢,醫生,我仲未有白內障!幾時先有白內障啊?幾時先可以做白內障手術啊?」提問的並非我的病人,而是我太太;相信醫生也奇怪,怎會有人希望患白內障呢!…
由於長者調節體溫的機能日漸衰退及皮下脂肪減少,所以每當天氣轉寒,便較容易因體溫下降而感到不適;若體溫有較大幅度下降時,便有導致低溫症的危險。此外,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病如哮喘的長者,…
【明報專訊】民社服務中心(民社)由兩名退休社工伍杏修和梁錦滔經營,服務低資源、貧困家庭。
兩人相識數十年,大學畢業後在同一機構實習,後來成為鄰居,…
【明報專訊】終於退休啦!身體是自己最大資產,要做什麼身體檢查才可保健康?
50歲後,應每3個月量度血壓,每半年驗測血糖,每1年驗測血脂。另外,…
正值大閘蟹當造季節,#食安仔在此再次提醒各位,無論是在實體店還是網上購買大閘蟹,一定要光顧可靠及領有介貝類水產動物(大閘蟹)售賣許可證的商戶,保障自己和家人。有關許可證的條款規定…
Pagination
確定